摄像头如此受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希望这种方法减少犯罪行为,保护自己。柏林数据保护专员Alexander Dix向德新社表示:“很多人非常相信技术,认为摄像头可以让环境更安全。但实际上,这只是让事后追捕罪犯变得更容易而已。”震慑坏人的作用是非常小的。
到目前为止,在首都柏林,在私人住宅门口,地下车库外面,餐馆入口等地方安装了多少摄像头,这一数目目前还无法确切统计,因为民众安装时不需要通报当局,更不需要申请许可。
虽然安装不需要通报,但仍需要满足一些法规要求,例如,必须有一个充足的理由,如果曾经发生过入室抢劫,那么安装摄像头就是合情合理的;另外,录像不能永久保留,必须在某个时间之内(比如三天之内)消掉;摄像的范围不能太大,比如过往的行人,马路上的车辆等等,即使是在背景里也不行;必须竖一个醒目的牌子提醒别人这里有一个摄像头。
Dix介绍,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注意这些规定。一次他得到消息,说柏林的一个清真寺新安了9个摄像头,有的相当高,也看不出来是摄像头,有的视野非常广,连马路对面的景象也入了镜头。经过交涉,清真寺的人立起了牌子,也挪动了摄像头的角度,还保证做到,3天后录像就消掉。
除了这些固定的摄像头,还有移动的摄像头,比如汽车前方安装摄像头的比例越来越高,或者将无人小飞机下面带上一个,这样飞机就可以俯视大地。
Dix 对此表示担忧,他说:“几乎没有一个地方不在摄像头监视之下”,但民众有权在公共场合不受监视地活动。所以应该立法限制汽车摄像头和无人机摄像头的使用。
大纪元记者文婧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贾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