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从女巫之夜开始 盘点德国驱赶冬天的民俗趣闻

从中世纪开始,德国很多乡村就有过五一的传统。所谓过五一,是从前一天晚上过到五一。相传,在哈茨山(Harz)一带,430日是女巫的节日,这一天夜晚她们聚集在山峰下,围着篝火尽情起舞,最后骑着她们的扫把飞起来。

过五一 扮女巫 迎春天

直到今天,在萨克森-安哈特州很多地区依然流行过五一的习俗。这有点类似狂欢节,只是人们都装扮成女巫、巫师、魔法师的样子,载歌载舞,通宵达旦。这个时候,到处可以看到青面獠牙的巫师,或者是用女巫鼻子、扫把、魔法帽、魔叉等装饰起来的人群。

现在很多地方的节庆活动也加入了中世纪市场、魔术表演、杂耍表演,尤其是各种玩火表演等节目,高潮往往是盛大烟火。

人们解释说,女巫跳舞的目的是在喧闹中赶走冬天,迎接春天。

女巫还是圣女

女巫之夜也叫沃尔布加之夜,德文写作Walpurgisnacht,这是从Walburga演变而来。沃尔布加(Walburga)是公元八世纪一位修女。关于她的传说有很多版本,其中一个说法是,她出身于社会地位极高而且富裕家庭,受过良好教育。但父母双亡,从小就被送进修道院,她在修道院度过了将近30年的时光。

这其中有不少神奇的传说,比如她用三支稻穗救了一个快要饿死的孩子;有一次,她成功地使一条发狂的狗安静下来。在治愈疾病方面,她救过一位得了产褥热的产妇。因此她还被看做是抵御瘟疫、狂犬病、饥荒和歉收的守护圣者。

沃尔布加大约在870430日这一天被封为圣徒,因此,人们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据说,从15世纪开始,圣沃尔布加的画像开始出现在小瓶子上。圣沃尔布加特别受修女们敬仰,在一些小村庄中,现在还有她的教堂,香火不断。

19世纪开始,欧洲各国当地开始流行沃尔布加之夜的习俗,比如在荷兰、德国、捷克、瑞典、立陶宛、拉脱维亚、芬兰和爱沙尼亚都有类似习俗。

篝火舞会 跳入五月

从女巫之夜的习俗,派生出许多其它传统习俗。不少乡村在这天晚上有舞会,人们喝着专为这天晚上调制的五月酒,尽情玩乐到天亮。还有的地方,几百人在午夜12点时聚集在一起,引吭高歌,豪迈地唱着歌进入五月。

民俗中,这天晚上,人们会扬鞭击地、在地上铺五月灌木丛的枝条,最常见的是竖起五月柱(Maibaum)。人们认为,这样做便可以保护自己。

五月柱大多是由桦树做的,桦树与其它树木相比,更加枝繁叶茂,代表着丰收,也有说代表生育。有关五月柱的习俗至今在巴符州以及巴伐利亚州都非常流行,从挑选树木、装饰树干到竖五月柱,每个地区还有自己的规定和各种有趣的风俗。通常,人们把柱子竖在村子中央,然后村民们围着柱子跳舞,或举办节庆活动。

德国很多地区还流行女巫篝火节的习俗,也叫五月篝火节。这把火要在430日晚点燃,意思是驱赶邪恶的妖魔鬼怪。而这时跳舞一定要跳过午夜12点,名曰跳入五月,德文叫作Tanz in den Mai

春回大地 唤醒爱情

进入春天,万物复苏,爱情也要苏醒过来,进入高潮,这时的很多习俗也与情侣有关。例如前面所说的女巫篝火节,当火堆燃尽的时候,情侣们便要手拉手跳过火堆,叫五月跳跃(Maisprung)。

而在科隆、波恩一带流传着一种五月彩柱的风俗。小伙子们要到森林里寻找一定形状的树干,伐倒,用彩纸条装饰起来,然后在430日晚上竖到心爱姑娘的家门前,向她表白,并且警示其他情敌。

大纪元记者余平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文婧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