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不再住笼子了

文森动物园成功的过去


高空俯瞰文森动物园一角。(LOIC VENANCE/AFP/GettyImages)

文森动物园位于12区的文森森林附近,归属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占地面积14.5公顷,一座65米高的人工岩壁成为公园的象征。它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由当时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地质学家保罗•勒莫瓦纳(Paul Lemoine)所设计,公园建筑模仿了著名民用和国家宫殿建筑师Charles Letrosne的风格,并引进了来自许多国家的动物。1934年6月2日,总统阿尔贝•勒布伦(Albert Lebrun)为动物园落成剪彩,在动物园开放的第二天,就吸引了高达5万人次的大批游人参观。自此,文森动物园很快闻名,得到巴黎人的喜欢。

该动物园曾成功地人工繁殖过亚洲像、尼日尔长颈鹿、霍加□(长颈鹿科)等面临野生绝种的动物。中国大熊猫燕燕也曾此间居住长达27年之久,直至2000年去世。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动物园设施的陈旧老化,它的受欢迎度慢慢下降了,到了90年代的时候,公园进行了一次翻修,当时一些大动物如大象、虎、豹、犀牛、熊等,不得不要移出动物园。

进入21世纪以后,动物园虽经过了多次的动工修建,但开放业绩一年比一年差,相较于1968年曾创下的150万参观人次的高峰记录,到2005年仅30万余参观人次。

营救动物园

由于受欢迎程度的日益下降,动物园曾一度面临关闭。2004年,文森居民纷纷在网上联名支持反对关闭动物园。一些议员们在国民议会向政府提出呼吁援助动物园,因为一旦公园关闭了,就意味着一个古老的,有世界地位的动物研究和再繁殖的机构消失了。自2005年开始以来,政府开始重视并加大了对动物园翻新项目的投资。

21世纪动物园新面貌


文森动物园改造后会是这个样子。(网络图片)

自2011年9月份以来,动物园正式进入了全面改造工程。根据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现任馆长托马斯•格勒农(Thomas Grenon)近日公布的工程进展情况,新动物园将分为5个生物带区,分别命名为:la Patagonie、le Sahel、l’Amazonie、l’Europe、Madagascar,全程4公里,游人将可近距离参观各区总共多达179个种类的动物。

为了达到自然公园的环境效果,在公园里原有的800多棵树的基础上,将再种上2250棵树,15.5万小灌木,公园树木覆盖率可达40%。公园里还新建了大型温室,里面除了种上各种热带植物外,将会有热带来的如猴子等小动物。

动工改造期间,有16只长颈鹿留在园里,它们成了公园里的“警卫”,今年夏天,还有三只长颈鹿宝宝出生了。

馆长格勒农表示,由于全面改造了大约15公顷的园地,这可以说是万森动物园复生了。他估计工程将于2013年11月完工,到2014年3、4月份左右,可以再次正式开放,届时入门票将是13欧元/人。

大纪元记者张妮法国报导

责任编辑:德龙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