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法国外籍军团 中国兵被批最差

43名新兵来自30个国家 严训练造就纯爷们

据《新闻晚报》报导,法国外籍士兵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去年夏天,法国比利牛斯山附近的一个农庄里住着一支共有48名士兵的特别军队正在接受训练,有5人已承受不了离开。目前还剩43人。他们的年龄从19岁到32岁不等,来自全球30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能讲一些法语短语。

有一天,他们举行了一次特别的模拟训练。20名新兵背靠背坐在两排不锈钢椅子上,穿着迷彩服,握着突击步枪,脸上还画着油彩,等待着“降落”。这两排椅子是为了帮助新兵习惯直升机上的座位安排。收到“降落”指令后,新兵们站起来,进行模拟的登陆和阵地保卫。一部份人从“螺旋桨”的位置分散开来,用不标准的法语为彼此数数提醒“1、2、3、4、5”……如果数到了一个不会用法语念的数字,就从头开始再数一遍。模拟任务完成后,他们回到椅子上坐好,“登上”他们的“直升机”,“盘旋”一会儿后,“降落”在另一个“危险区域”,进行下一次模拟训练。

指导模拟“直升机降落”任务的军官曾是名俄罗斯军官,他说话不多。训练时,一名新兵笨手笨脚地把手里的枪掉在了地上。这名前俄军军官二话不说,走上前去,握拳瞄准新兵的脑袋狠狠地敲了下去。

据悉,在法国境内,像这样的农场一共有四个,都在人烟稀少、与世隔绝的地方,为这些外籍新兵们提供入伍后的基础训练。训练时,新兵无法与外界取得任何联系,承担所有杂务,还要满足训练指导军官稀奇古怪的训练要求,每天能睡觉休息的时间非常少——应该说是几乎没有。无论上午、下午还是傍晚、深夜,总有训练不完的项目。可以说,这一个月是非常折磨人心志的。

36岁的伞兵团指挥官弗莱德.布朗格是名健硕的法国人,他青少年时期曾有过轻微的违法行为,所以没法以法国人的身份考取军官,只能“走曲线”,以瑞士籍法国人入伍,连续服役17年才逐步升到现在的职位。布朗格负责整个农场的训练,他自己的职业生 涯也与之息息相关——既不能对新兵们太放松,也不能太严格,毕竟已经有5人逃了。

学习法语当然也是新兵们训练的重要项目。在这43名新兵中,有7人其实是法国人,但他们现在的身份是“加拿大籍法裔”。在布朗格到达“教室”后,在白板上写下一连串最基本的法语单词,如头、脸、口、鼻、手、多、少、高、低等。他告诉士兵:“你们必须要快点学会说法语,我可不会像你妈那样耐心教你!”

有一次,布朗格叫起来一个新西兰籍的新兵,指着他的胃,要他说出对应的法语单词。新兵站起来,嘴里含糊不清地说了点什么。布朗格问大家:“我们上次学过这个词语,为什么他不知道?”一名也是新西兰籍的军士帮他说话:“长官,他学过,只是忘记了。”布朗格罚他们两人各做了30下伏地挺身。

在这里服役的士兵们过的是纯爷们的简单生活。

“军队就是我们的祖国”

 “法国外籍军团”是一支专门雇佣外籍志愿兵的部队,由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于1831年3月9日颁布法令成立,在19世纪期间是法国殖民作战的前锋。为鼓励外籍士兵为法国而战,法国政府此后颁布法律,允许官兵在兵团服役5年后加入法国籍。

在外籍军团成立初期,其司令官贝尔内勒上校就要求军团士兵只效忠于所在兵团。“军团就是我们的祖国”从此成为法国外籍军团的格言,并保留至今。1843年,外籍军团司令部在阿尔及利亚设立。为鼓励外籍士兵为法国而战,法国政府此后颁布法律,允许官兵在兵团服役5年后加入法国籍。

1863年4月30日,一支由65人组成的法国部队护送一支军用物资车队行进在墨西哥卡玫农地区,结果遭遇一支2,000多人的墨西哥部队,双方打了一场留名史册的惨烈战斗。面对墨西哥部队30倍的兵力,这支法国队伍在连长丹汝的率领下宁死不降,打得敌人折损过半,战斗到最后仅剩5名新兵仍坚守阵地,最终掩护物资车队顺利通过。

卡玫农一战使“法国外籍军团”这个名字从此传遍全球,至今已招募过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士兵。目前,法国外籍军团共有72,86名军人,包括文官。仅在过去的20年间,外籍军团就去过波斯尼亚、柬埔寨、乍得、刚果(金)、刚果(布)、吉布提、法属圭亚那、加蓬、伊拉克、科特迪瓦、科索沃、卢旺达、索马里和阿富汗。

3.5万外国人为法国捐躯

自成立之日起,法国外籍军团的历史就伴随着永不停歇的战争和血腥。世界上没有一支部队像这支骁勇的部队一样,在180多年间几乎经历了法国在海外作战的每一场战役。有资料显示,从外籍军团创办至今,已经有3.5万名外籍官兵为法国捐躯。

成立之初,在北非阿尔及利亚的第一次战役上,法国外籍军团损失了844人;19世纪30年代,近9,000名外籍军团士兵在一次武装干预西班牙的军事行动中战死或失踪;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又死了444人;1861年至1865期间,约4,000名外籍士兵被派远征墨西哥,其中有一半人丧命于斯,无法返回当时在阿尔及利亚的总部;1870年至1871年,超过900名士兵死于普法战争——这是法国外籍军团第一次在法国本土作战。

一战使外籍军团中5,931名士兵战死,二战时又有9,017名外籍士兵丧命,随后军团又马上被派往中南半岛,这回,又有1万多名战士再也无法返回故乡。一名幸存的老兵说,他还是新兵时,一名资深军官曾向他解释什么是死亡,他说:“死亡就是那么回事,你根本无需去尝试理解什么是死亡。时间毫无重要意义,我们都只是世间的尘埃,根本不算什么。不管你是15岁死还是79死,对这个世界来说没什么区别。”

报导称,现在,法国在索马里、阿富汗和马里的军事行动都仍以外籍军团为主力。幸亏了现在高科技的发展,以前动辄成百上千的阵亡士兵数量总算再也不会出现了。

中国籍士兵被批最差

在1995年被派往南斯拉夫执行任务的轮船上,法国外籍军团的中国籍士兵李厚霖第一次感受到死神如此贴近。当时长达4年多的波黑内战已近尾声,但巴尔干半岛依然笼罩在硝烟中,伤亡人数每天都在上升。晚餐时,每人桌前上了各种昂贵的海鲜和鹅肝,吃完后,每人收到一份遗书,内容已用法文打好,只需在空白处填上自己的姓名、亲人的联系地址和电话即可。

轮船到岸后,一些士兵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到了战场不久,两个士兵自杀了,其中一个才18岁,拿着冲锋枪朝自己喉咙连开数枪。李厚霖坚持了下来,他说:“我尽量去想4年后的事情,那时,我已经拿到法国国籍,还做起老板了。我会活到那天的。”“在战场上,没有兄弟的支撑,一个人是非常脆弱、容易击垮的。”

1990年,坦克兵杨卫国被派往伊拉克执行任务,一次,同一个装甲车的土耳其人出去上厕所,这时,飞毛腿导弹袭击的警报突然响起,按规定装甲车必须马上关闭,全体士兵戴上防毒面具。那名土耳其人绝望地敲打车门。开还是不开?

中国士兵杨卫国与同车的三名士兵透过面具面面相觑,谁也没说话。几秒钟后,杨卫国猛地拉开车门,一把将土耳其战友拽了进来。最终导弹被爱国者拦截,虚惊一场。装甲车内,土耳其人抱住杨卫国,泪流满面。

厨师马剑一已记不清自己上过哪个战场,他的战场始终是一个十余平方米的厨房,每天就是把牛排煎到8、9成熟,将薯条过一道沸油,再做一锅汤。他的确可以平安熬过5年,但他并不开心,在兄弟重如山与丛林法则并存的外籍兵团,始终讲不好法语、性格温吞、酒量也不行的他经常受到士兵们的戏弄。李厚霖和他在一起吃饭,从来不敢叫啤酒,“担心他的情绪失控”。

在第一轮5年合同将满时,中国士兵张明俊选择续签。作为军队中的佼佼者,他被长官再三挽留并许诺续签后即刻调回巴黎诺让征兵站做文官,升迁中士。文官和法国的普通上班族一样,每天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类似于公务员。“现在,我有了老婆、小孩、房子、小车,我和法国人没什么不一样了。”

第二个5年后,张明俊再次续签:“这次是为了获得政府退休金,根据规定,在外籍兵团连续服役满15年,可终生领取法国政府提供的每月1,000多欧元的退休金。”

但在法国人看来,“中国籍士兵是所有人里面最差的”。驻扎在尼姆市第二外籍步兵团的一名法籍军官说:“所以中国人一般都在厨房里干活。”

责任编辑:李平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