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用《杜蓬法》限制英语20年 就是挡不住

早在1994年8月4日,法国颁布了著名的《杜蓬法》(Loi Toubon),该法中明确规定:公共场所的标语、公告牌必须用法语书写,原文若是其它语种的,则要翻译成法语,违者将罚重金。虽然订有此法,但二十年间,英语在高等教育领域已被广泛使用。INED研究报告的作者Héran先生指出:26%(即四分之一)的法国大学“经常”或“偶尔”用英语授课,11%的课程是用英语讲授的。高教部长Geneviève Fioraso在法案汇报中说:此后将有1%的课程是英语授课。

英语已占有统治地位

与《杜蓬法》强制在高教中使用法语的规定正相反,81%的实验室主管认为,20年后,英语已成为具有统治地位的语言。受访的研究人员明确表示:“我们当中,有83%的人使用最多的语言是英语,更多的情况是只使用英语(42%),只有不到10%的情况使用法语。”每10个人中就有8个研究人员认为英语“已经得到如此普遍的应用,在科研中已经不存在语言的选择问题了”。

因领域及年龄不同英语地位略有差异
虽然《杜蓬法》强制在法国举办的科研学术交流必须翻译成法语,但INED的调查显示“只有20%的研讨会组织者在年内有一次提供了翻译服务”。受访的实验室主管59%认为英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只有23%认为法语还拥有主导地位。在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领域,法语和英语的地位还具备可比性,但法语也只在2%的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

最年轻的一代掌握的语言种类最少。出生于1985~1989年的科研人员,77%只讲英语;出生于1945年以前者,只有40%讲英语。“俄语消失了,意大利语消失了,德语也没落了。”Héran先生叹息道。另外,国家人口研究院认为去英文运动显然在倒退,“67%的出生于1955年以前的科研人员仍然认为‘在科学研究当中使用英语,是对英美文化统治的支持’;而在198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科研人员中只有40%还持有这种观点。”

大纪元记者李琳法国报导

责任编辑:德龙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