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欧盟领导人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启动有关欧美贸易协定的谈判,首轮谈判将于7月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进行。
今年2月,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说中表示美国和欧盟将开启双边贸易谈判,创建自由贸易联盟。根据双方协议,计划在6月底前开始正式谈判。如今,在历经一些曲折后,谈判终于如期启动,遵照计划,将在2014年底前达成协议。
这个欧美自由贸易联盟将覆盖一半的世界经济,被称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双边贸易协定”,位于大西洋两岸的欧美自由贸易联盟的经济规模达近1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流量三分之一以上。
据双方达成的共识,预计到2027年欧盟和美国经济将可因此分别增长0.5%和0.4%,相当于每年为欧洲带来860亿欧元、美国650亿欧元的经济效益,难怪美国总统奥巴马称欧美自由贸易联盟协定将是他第二个任期内的核心经济议程。
欧美各国领导人都希望能借这个贸易联盟的东风提振本国各自的经济。奥巴马希望能扩大欧盟市场以促进美国对欧洲的出口,在不增加预算赤字的情况下刺激经济的增长和改善就业问题。
欧美联合贸易的强大经济实力将令其足以抗衡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不仅如此,在美国“将战略重心转向亚洲”之际,欧美自由贸易联盟的政治价值可能更超过经济效益,可以稍许缓和对美国政府只重视亚洲而忽略欧洲老盟友的批评。
但美国政府仍然担心欧洲方面可能保护一些特定行业,在谈判过程中可能将自由贸易协定的覆盖范围大幅度缩减,而造成这个贸易协定的经济影响被大力削弱。
在经济危机的余震下,欧盟各国和美国正在努力提振经济和改善本国失业率之际,欧美自由贸易协定被普遍认为是重振这两大经济体的一种代价较小的方式,而且该协定将可能为大西洋两岸关系带来新动力。
但是之前谈判险些没有能够启动,原因在于法国中间闹了别扭。重视保护本国文化的法国人坚决不同意将文化纳入谈判范围,坚决限制外族文化的“入侵”,而欧盟委员会认为,应该允许美国文化在欧盟国家生存,允许欧盟公民继续消费美国文化,观看好莱坞大片是合情合理的。
美国政府希望能在两年内速战速决,完成谈判,不要让欧美贸易谈判变成那个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多哈(Doha)贸易谈判,历时10年,最后却没有任何结果、不了了之。
大纪元记者安然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