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亚历山大港兴衰

亚历山大港的一块石头,看尽了这个城市的兴衰沧桑。它不是通灵的宝玉,不会幻化人形去历经风花雪月,它只是一块被用来作为基石的普通岩石。虽然普通,却参与、并见证了历史的起伏与文化的来去。

几经浮沉 石头亲历史前谜

石头万年不化,那么城市的起落在它而言只是刹那间。自古说“一沙一世界”,沙内的世界奥秘永恒,沙外的世界瞬息多变,将石头看作是粒大沙子,来看看这块石头在数不尽的岁月里见过的无数梦幻泡影。

石头不知在什么时候就存在了,看到那时的人比现在的人大多了,他们建造金字塔就如同现在的人盖大楼一样。后来这里不知什么原因沉到水底去了,石头也跟着沉在汪洋里,那里是人鱼统治的世界,人面鱼身或鱼面人身的生物在它附近优游。再后来地面又浮出来了,它又回到阳光之地。

最晚在4,500年前,石头看到红种人定居于此,在尼罗河的两岸有自己的文明,兴起又消失,建造一些金字塔混在古老的金字塔之间,对后人来说,是个谜一样的史前文明。

法老筑城 东征传希腊文化

又过了2,000多年,一个年轻的希腊人成为这里的统治者,他叫亚历山大,其意为“人类的守护者”。他是马其顿国王,神谕与预言说他是奥林匹亚山上众神之父宙斯的儿子。亚历山大在青年时期受教于希腊大哲亚里斯多德,接受完整的希腊式教育。他熟读荷马的史诗《伊里亚德》,一心效法传说中的英雄阿基里斯与海克力斯,他带着希腊学者征战四方,使一大块绵延至西印度的土地成为他的天下,以便将希腊文化传播各地。

亚历山大东征,造成了中东与中亚地区的希腊化,开启了未来数世纪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的影响也达到印度,并在佛教传入中国时,随之流向中土。

亚历山大在他的土地上建立了许多的亚历山大城,最大也最有名的一座位于尼罗河入海口的三角洲上,那是西元前331年的事情。他迫不及待地规划这片古老的土地,等不及绘图用的粉笔拿来,就拿起身边的谷粒排起城市的布局。谷粒随后被鸟雀啄食而去,预言家因此预言,这片土地将会成为帝国的谷仓,为辽阔的疆域提供充裕的粮食。这个预言不久后就实现了,亚历山大港在未来的罗马帝国时代,成为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

亚历山大港建立后几个月,亚历山大就离开了埃及,继续东征。他再也没有活着回到这个城市。西元前323年,33岁的亚历山大突然在巴比伦死亡,死因不明。

庞大的帝国顿时四分五裂,他的将军、后来的埃及统治者托勒密一世将亚历山大的遗体运回亚历山大港,因为他认为亚历山大生前在埃及被尊为“法老”、“阿蒙神之子”及“双角神”,拥有统治埃及的合法权利。如果将军以继承人身份安葬亚历山大,自当合法继承对埃及的统治权。亚历山大墓一度成为古代著名的朝圣地,后来却失去踪影。

首善之都 欧亚非文经盛

托勒密王朝以亚历山大港为首都,继续建设,使之成为欧、亚、非多文化的交流地以及贸易中枢。它在希腊化时代是地中海沿岸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托勒密一世创立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是世上最古老的图书馆,里面藏书40万卷,为欧洲中世纪前(15世纪)所有图书的10倍。图书馆的首任馆长是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兼物理学家欧几里德(Euclid),他在这里完成了他的名作《几何原理》;随后阿基米德(Archimedes)以及许多艺术家、学者与诗人也来了。托勒密王朝又成立第一所正式的研究机构,下设四学院,分别为文学、数学、天文和医学,名为“缪斯之家”(Mouseion),这字就是“博物馆” (museum)一字的来源。

古代的亚历山大港还以名列世界七大奇迹的灯塔闻名于世。这座灯塔建在城市对面一个名叫法洛斯(法老)的小岛上,工程在托勒密一世时开始,约12年后完工,西元前280年启用,是史上最古老的灯塔。根据推测,亚历山大灯塔的高度约在120公尺到135公尺之间,有3层底层是正方形的塔基,中层塔身为八角形,顶层为圆柱形的灯火楼,内装有反射镜,据说夜间可以照亮方圆40公里的区域,用来导引地中海上航行的船只。

在这200多年里,亚历山大港发展成一个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古代大都会,而那时的罗马还只是一个由破旧砖房组成的、比小村庄稍大一点的城市。亚历山大港最初由法洛斯岛与内陆组成,中间以一条大堤相连,随着泥沙的淤积,不断扩张的城市就建设在新增出来的土地上。城内由方格式的街道系统划分为4区,据说有两条宽达60公尺、长数公里、沿途两侧排列着成行圆柱的大道,作为城市的主要道路交叉穿过市中心,街道下则埋有地下水道。

亚历山大港除了拥有图书馆与灯塔两项独一无二的建筑外,城内更林立着众多壮丽的宫殿与神庙、广场、浴池等公共设施。石头就是在此时被用来作为建材,当做某栋建筑的基石放置城中。在希腊各城邦积弱不振的时代,位于北非的亚历山大港一直是传播希腊化文化的中心。

政权移转 风采光华依旧

西元前1世纪,罗马逐渐强盛,开始在各方面影响着埃及。此时埃及仍由托勒密王朝统治,他们被称为法老,世代采取兄妹或姐弟通婚的习俗。末代的法老也不例外,她就是后人称为“埃及艳后”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她先奉父命与弟弟结婚并共同执政,宫廷里的权力斗争使她与罗马来的凯撒结盟,驱逐弟弟成为女法老。凯撒在罗马遇刺后,她便与“后三头”中的马克.安东尼结盟,共同居住在亚历山大港的宫殿里治理埃及。

当安东尼将属于他管辖的罗马共和国在北非及中东靠近埃及的领土都划归埃及管理时,引起罗马人的强烈反弹,连“后三头”之一、凯撒的侄子屋大维都带兵征讨安东尼。罗马与埃及的海军在地中海进行对战,安东尼兵败自杀。据说女王刚开始仍想与新的胜利者和解结盟,惟屋大维并不接受,最后女王选择自杀,结束了埃及独立的岁月及以亚历山大港为中心的希腊化时代。

此时的亚历山大港并未因为政权的转移而失去它的风采,它依然是罗马帝国精神上与物质上的补给站,接受罗马皇帝的直接管辖。这个情况维持到罗马帝国衰亡。西元4世纪,基督教被定为国教,但尼禄迫害基督徒的罪行并不因此而消减,由于君主的残暴,致使罗马帝国因迫害正信而以灭亡作为下场。

天灾人祸 繁华光采尽失

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亚历山大港也连受其累,典藏丰富文物的图书馆被火焚之一炬,大地震与地震引起的海啸摧毁了法洛斯岛上的灯塔,以及靠近海边的大量宫殿和神殿,并将之沉入海底。石头本来被安置在城市里,附近的土地因地震而沉入海底变为水域,它也就变成海滨的一块石头了。

天灾之外还有人祸,由于基督教极端教派的兴起,形成铲除异教的思想,以前供奉希腊罗马诸神的神殿庙宇或被拆除,或变更为基督教教堂;外敌有阿拉伯民族的不断入侵,亚历山大港的命运在多重打击下,显得灰涩暗淡。

西元7世纪初,亚历山大港被波斯占领,在接下来的50年间,它一直是各民族兵争的标的。石头看过波斯人、希腊人以及罗马人来了又走。城市最后落入阿拉伯人手中。在半个世纪的战火摧残后,此时的建筑物仍保存着约4,000座宫殿、同样多数目的浴池、400座剧院及其它娱乐场所。

西元10世纪,阿拉伯帝国将埃及的首都迁至开罗;14世纪发生的大地震再次重创亚历山大港;15世纪,发现好望角航道加上与尼罗河相连的运河被封锁,亚历山大港的经济地位一落千丈。在鄂图曼帝国统治时,亚历山大港萎缩到一个只有约4,000居民的小渔村,自此甚少见闻于世。

工业兴盛 古典气息消逝

1820年重建运河是使亚历山大港败部复活的契机,另一原因是亚历山大港是通往印度的陆路起点,在当时全球殖民热潮兴盛之时,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前来。也因此亚历山大港又经历了一段兵争天下的岁月,城市被战争毁了再建、建了再毁,石头也数度成为堡垒的一份子,保护着土耳其人、希腊人、法国人、俄国人或英国人不受敌方的炮弹攻击。战乱的日子在19世纪末结束,这次由英国人成为埃及的统治者。20世纪中,埃及脱离英国独立。

石头仍旧矗立在海边,看尽无数的潮来潮去。时光流进20世纪,亚历山大港因为其位置的重要性又开始复苏。城市重新发展,港口建设翻新,大型轮船进出,工业建设入驻,亚历山大港转型为工业城和转运中心。

古建筑的消失一去不回,剩下西元4世纪的“庞贝柱”成为遗留下来最著名的遗迹。现在走在这个都市里,已经难以感受到当初作为学术重镇、充满文化气息和古典建筑的氛围了。那个亚历山大大帝意欲因之留名于史的亚历山大港,消失在时光里,一个陌生的同名港都取代了它。

重睹古物 石头愿留警讯

接近千禧年的某一天,石头看见好多人从水底捞出一些东西,石头似曾相识,原来是装饰宫殿的雕像。石头在2,000多年前看了它几百年,后来它随着其他建筑物沉入海底,这一别,1,600年过去了,但对石头来说,仿佛还只是刚才的事,千年的岁月在它而言只是一刹那。

重见旧识,让石头回忆起它看过的多次兴衰,在不断重复的历史中,未来其实不难预料。石头清楚得很,当今的文明又到了即将结束的时刻。

石头不是通灵的宝玉,只是块普通的石头,但它多希望有人能在它身上刻下它所见证的历史规律——一再重复的因道德败坏而毁灭的文明——来作为警世的教训,因为石头实在很想看次不一样的结局。

作者:蔡大雅

──转自《新纪元周刊》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