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旅游:鲁尔区工业巨人的华丽转身

人口约570万的鲁尔区,位于德国北威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中部,包括53个城市和乡镇,其中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等比较有名的工业城市。这一地区自古就处于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也是欧洲的十字路口。

19世纪初,当人类全面向工业时代迈进之时,鲁尔区这个有着丰富煤矿、铁矿资源的地带率先竖起了林立的烟囱,建起了大量煤矿开采厂、钢铁冶炼厂。然而不过百年的时间,人们愕然发现,那曾经绿草如茵、碧空如洗的家园已经面目全非,“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飘浮在空气中的粉尘,使户外的一切皆蒙上一层黑灰……”,德国作家曾经这样描述那段时间的鲁尔区。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世纪末,曾经威武一时的工业巨人已逐渐拖不动沉重的步伐,石油及核电的应用使煤炭的需求减少,鲁尔区的煤钢工业逐步走向衰落,无数停产的老工业厂房和建筑物很快淹没于野草之中。改变迫在眉睫,如何改成了关键,是直接给巨人宣判死刑,全然“除锈”后,全面新建?还是轻轻拭去巨人脸上岁月的尘埃,仍旧保持他的风貌和尊严,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

所幸,德国人选择了后者。于是大片的产业基地被保存下来,历经十余年的改造振兴,衰败的巨人被神奇换装,鲁尔区又重现梦里蓝天、明澈溪流,这一华丽的转身成就了全新概念的现代生活空间。就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鲁尔区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中,跟那些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比肩同立。2010年鲁尔区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其独特的“工业文化之路”旅游线路,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观摩、体验,我们不妨也拎起相机,去捕捉一些难忘的镜头。

鲁尔区的工业文化之夜是一个大型的仲夏夜文化活动,灯火和音乐是不可缺少的要素。图为埃森矿业同盟前的平地上“长”出了彩树,景致格外奇特、美丽。 (RTG_WAZ FotoPool / Ulrich von Born)

镜头一:杜伊斯堡的景观公园

将废弃的工业区巧妙地改建成休闲公园,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工业设施,同时又创造独特的工业景观,这一化腐朽为神奇的项目叫做“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IBA Emscherpark),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设计当属杜伊斯堡景观公园(Landschaftspark Duisburg Nord)。

景观公园的前身是迈德里希(Meiderich Ironworks)冶炼厂,运转了将近百年。如今,没有仙女的百变魔法棒,如何将这庞大的厂房、货棚、矿渣堆、烟囱、鼓风炉等等,装点成赏心悦目的景观?改建之初这当真难倒了工程组。德国慕尼黑工大教授、景观设计师彼得 · 拉茨(Peter Latz)提出了理性而清晰的设计方案:用尊重的心态善待历史遗留的片段,用生态的手法处理满目疮痍的地段。

工业时代开始,鲁尔区的地下由于蕴藏丰富的矿产,杜伊斯堡成为化工和冶炼中心。(Sean Gallup/Getty Images)

于是,废弃的储气罐内注入了2万立方米水,变成欧洲最大的人工潜水中心;储存矿石和焦炭的料仓则变成大小不同、风格迥异的神秘花园;高高低低的混凝土墙体成了攀岩爱好者的运动场地;鼓风机房变为节日庆典剧场;铸造车间成了夏季露天影院;长 170 米、宽 35 米的中心动力站则被改建成多功能大厅,用于举办国际性展览和会议,甚至高雅的交响音乐会也可以在这里进行别开生面地演出;80米高的5号高炉,犹如钢筋铁骨的巨人直入云霄,登上由它改建而成的观景台,园内的景观尽收眼底,而内心顿时充盈着“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原本的老煤矿区则成为大自然的乐土,所有原生态植被都可以在阳光和雨露中尽情生长,当游客骑着单车穿行在这片林木繁茂、绿草丛生的乐园时,心情也就此变得无拘无束。十余年的时间里,这儿春花秋叶的五彩缤纷、活跃轻快的鸟语啁啾,取代了旧工业时代的灰暗喧嚣,设计师没有努力掩饰这些破碎的景观,而是对旧有结构进行了重新诠释。

镜头二:奥伯豪森的储气罐

震撼和魔幻也许是对奥伯豪森(Oberhausen)储气罐(Gasometer)展馆的最恰当描述。这个高118米、直径67米的庞然大物建于1929年,原本是用来储存爆炸熔炉气体的。它曾是欧洲最大的储气罐,也曾是大家公认的“景观杀手”。改建之后,这里成了人们引以为傲的城市地标象征和欧洲最不同寻常的文化展馆,每年都能吸引两百多万游客前来观赏。每隔一段时间这里就会按照不同的主题安排全新的展览,或者是太空世界、或者是海底世界、或者是人与自然,或者是设计师的名作等。

大气包内部巨大的空白世界(PATRIK STOLLARZ/AFP/Getty Images)

在这个完全封闭、漆黑一片而又容量惊人的巨大空间里,已被人们习惯了的阳光与噪音全部消于无形,一走进来人们顿时就感觉进入了另外空间。穹顶和环壁上的小灯发出幽微晶莹的蓝光,从下向上仰望宛若满天星斗。四周映现出的画面,根据展览主题而有所不同,或者是宏大的太空图片、或者是水下的微观世界等。最具震撼力的,还有耳畔传来的空灵乐声,配以庞大封闭空间里7—8倍的回音效果,整个似梦似幻、似真非真,如同进入了《红楼梦》里的“太虚幻境”。在这里,声与光的极致表现力得到了完美诠释。

镜头三:埃森红点设计博物馆

素有设计界奥斯卡美誉的红点奖(Red Dot)将博物馆安置在曾经世界最大的地上煤矿场——埃森矿业同盟工业区(Zollverein Essen)内。这一如今已被改建的煤矿工业区是20世纪初由著名建筑设计师Fritz Schupp和Martin Kremmer采用包豪斯(Bauhaus)美学风格,以对称原理,最大限度地结合外形与功能,创造出的一系列既有美感又实用的建筑群。矿业没落、工厂停产后,北威州政府买下了旧厂区,完整的保存下厂区的所有建筑,并将其改建成各种现代化休闲场所和博物馆,红点设计博物馆就是其中最知名的一个。

德国埃森红点设计博物馆。(Red Dot Design Museum)

博物馆共有五层, 分门别类地展示着千余件来自世界各地的历年顶尖设计杰作,代表着各时期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消费观念。登上长长的楼梯, 参观首先从二楼开始。迈进展厅之时突如其来的视觉冲击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惊叹一声,昏暗的灯光映照下,在足有三层楼高的空间中,从天花板上垂吊下来一辆全金属汽车外壳,而四周的墙面却布满各种锈迹斑斑的粗大铁管和一些巨型的裸露钢架。在这毫不掩饰岁月痕迹的老旧构筑之中,却穿插点缀着无数代表着现代,甚至未来的最具创意的设计展品,这种时空交错的互融呈现出蒙太奇般的拼贴剪辑效果,让人目不暇给,也让人思绪万千。

一次红点设计博物馆的游历,是一次从西方工业革命到现代科技文明及未来创意文化的穿越之旅,历史就这样巧妙地在现代这个时空与未来进行了对接。不能不慨叹,能够保存这些过去的建筑并妥善加以改造,需要的不仅是创意,更需要人们对历史的尊重和对社会、对未来的责任。如果只有爆破和拆除才能进步,那么这个城市所拥有的也许只是缺乏生命力的外表和矫饰的躯壳。

责任编辑:周仁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