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在政治倾向上我都是偏蓝的改革派,但经过国民党执政四年,我的失望愈来愈大。因此这次大选我挺蔡不挺马,我有一段变化心路历程,可以提供给台湾的知识分子们参考。我相信马再执政四年,两岸的形势不会变得更稳定,台湾内部可能更糟。
四年前,台湾选民以58.45%对41.55%的山崩式比数将马送上大位,他自己有如此的“天命” (Mandate),又有四分之三立法院相对多数,如果他有信念、有个性,绝对可以为台湾的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打开新局。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此刻,全世界都已知道转型的重要,台湾也一定展开了转型的伟业。
缺乏核心价值的领导人
问题在于马的确不是个对社会有深切关怀、对知识有博雅认知的领导人。他只是懂得在既有结构中钻缝隙搞点小权谋的普通灵巧型政治人物。他缺乏一个政治领导人最重要的核心价值。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自己缺乏核心价值的领导人的困境。
他由于缺乏核心价值,当然对事务就不可能有自主的判断标准,在过去四年里,早期的二线总统论、八八风灾救得乱七八糟,再到国光石化喊停、恐龙法官提名为大法官,再到他最先反对老农年金最后却又大幅加码这些事件,已可看出他自己缺乏核心价值判断准则,因而摆来摆去的风向鸡特性。人们认为他看报治国,这其实没有诬赖。我写过文章对他动辄把“社会观感”挂在嘴上不以为然,一个没有自己观感的人,由于缺乏了判断是非对错的良心准则,只得动辄看报纸怎么评论,这个国家怎么可能出现好的领导方向?
近年来台湾有许多重大政策,我都不能同意。
就以九二共识而言,任何人都知道北京说的九二共识和马团队说的九二共识完全不一样,因此马用九二共识来吓唬台湾人民,乃是一种非常不道德也不应该的态度。马政府有个伎俩,那就是用中共来吓台湾人,用台独来吓北京,他就可以捡到便宜。但据我所知,北京对此已有了警觉。如果蔡英文当选,北京真的会对台湾怎么样?我敢肯定地说北京会有点头痛,但肯定不会怎么样。北京已有心理准备来和民进党政府重建关系,重新争取台湾的民心认同。马团队用北京吓台湾人民,这也是在挑拨北京和台湾人民那不存在的仇恨。我不相信,台湾老百姓也不要相信。
无能更甚于贪腐
再以ECFA为例,我从头就反对,还被打手政客委员指名谩骂。我不反对两岸的经贸交往,但两岸经贸交往的同时,台湾本身一定要有自主的产业政策。
就以南韩为例,它和大陆贸易已达两千两百亿美元,韩国如果松一点,五千亿美元也不是问题。但韩国理解到自主策略的重要,因而在李明博任上遂全力产业升级,三星、现代和起亚汽车等都已成了世界顶级企业。但与李明博同时上任的马政府在自主发展上毫无成绩,台湾过度仰赖大陆市场,已扩大台湾的空洞化,就业条件、工作机会加速减少。马政府的经贸数字是以台湾人民利益的损失为条件。
台湾需要经继济的转型变化,但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Douglass North)的说法,转型变化需要极强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那是一种高度的知识整合与企图心,马政府在这方面可算零分。马政府如果再连任四年,目前的情况只会更加恶化。前两年高希均教授写过一篇文章〈无能更甚于贪腐〉,今日思之,觉得他真有远见,无亏远见杂志之名。
而可能更糟糕的乃是马政府的政治心态。
马政府因扁案而起家,他其实在就职后就应该忘掉扁案,全力向前走。只是扁案是个太好的提款机,因此一到自己的权力出现危机,把扁案当提款机的想法又告出现。这次大选马团队的主调就是扁案,并把扁案拿来胡乱影射。
一个堂堂元首要谈的应该是国家及人民的愿景,而马团队谈来谈去就是扁案及影射,要不然就是用北京来吓唬台湾人民,堂堂领导人而成了“恐惧贩子”(Fear Monger),人们怎么可能同意?
“恐惧贩子”是企图扭曲事实
近代西方政治学已注意到一种现象,那就是由于媒体发达,选举所产生的官吏已出现一种人格特质,那就是这种政治人物什么重大前瞻的事也不敢做,他们一碰到麻烦就闪,不求有功,但求少被人骂,他们差不多的时间都用来做媚俗的表演,一到选举时就在那个社会人们最怕的问题扮演起“恐惧贩子”的角色。前两年,美国(水门案)的要角,曾任白宫法律顾问的狄恩(John. W. Dean),出了一本畅销书《缺乏良知的保守分子》。狄恩是个保守派,但他却极坚持保守派的道德良知并成了反布希的重要人物。布希任内尤其是选举就成“恐惧贩子”,天天在宣扬阿拉伯人的可怕,狄恩即表示“恐惧贩子”是企图在扭曲事实,制造恐惧中图自己的利益,结果却是扭曲了国家发展的方向,这乃是布希真正可恶之处。
因此,台湾该转型而未转型,已蹉跎了四年,不容再蹉跎下去。而要不蹉跎,就请从大选的改变开始!
来源: 《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