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唐朝潞州节度使薛嵩府上的婢女,自幼来到薛府,没人知道她的来历。
聪慧过人的红线,很受薛嵩宠爱,从小读书识字,学习音律。长大后的红线饱读诗书,通晓经史,而且还擅长弹奏乐器阮咸(阮琴),因此更得薛嵩器重,让她掌管文书工作,称她为“内记室”。
少女初长成 崭露头角
有一回,薛嵩在军中大摆宴席,犒赏下属,大伙尽兴饮酒欢乐之时,又请来乐队弹奏助兴,就在这时,红线发觉一股悲戚的乐音隐隐而现。她来到薛嵩的身旁,低声地说:“大人,这羯鼓的音调如此悲切,击鼓的乐手必定出了什么事?”
薛嵩仔细一听,就对红线说,“你说的没错!”薛嵩也是懂音律之人,于是他叫来鼓手问其因由。鼓手流着泪说:“秉告大人,我的妻子昨晚刚刚过世……”薛嵩心生悲悯,马上让他回家料理丧事。
就这样,性情沉着、聪颖伶俐的红线,备受薛嵩器重,薛府里一些繁杂的大小事,常由红线处置。
唐肃宗至德年间,河南河北一带不太平,藩镇甚是跋扈,特别是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势力庞大,于是肃宗下旨令薛嵩的女儿嫁给田承嗣的儿子,以牵制彼此势力。
田承嗣常患肺气病,天热就加剧,他常说:“若能调任山东寒凉之地,也许可多活几年。”从而,田承嗣便起了吞并潞州之心。他便在军中招募三千名武勇壮士,号称“外宅男”,还派遣三百人,夜间轮值驻守在自己的府第,暗中准备伺机并吞潞州。
薛嵩听闻田承嗣意图进犯,十分担忧,但又无计可施。一天夜里,薛嵩满脸忧愁,在庭院里不停地低头踱步。陪侍在旁的红线便问,“大人,这月以来,您寝食难安,莫非是担忧魏博节度使来犯吗?”
“是啊!”薛嵩心想,红线平日自己分忧解劳,但这等国家大事,实不是小女子可理解的。薛嵩对红线说:“这事关我个人与国家的安危,不是你能处理的。”
红线说:“大人,我虽然出身低贱,但这件事,我是能为您解决的!”
“噢!?”薛嵩看红线说得自信,就进一步地将事情经过,告诉了她。“我继承祖父的遗业,又承蒙国家厚恩,一但失去了疆土,这数百年的勋业就付之一炬了。”
“大人,这事好办,不烦劳您忧心。且让我到魏州城走一趟,观其形势,探其虚实。”红线接着说出的话更让薛嵩惊讶:“我今夜一更上路,二更就可以回来覆命。您只要准备一匹快马、一封寒暄信就可以了。”
薛嵩望着红线,这女子看似柔弱,绝非等闲之辈,“没想到你是个异人啊。老夫实在太没眼光了。”
但他又担忧地说:“事情若败露,反而会快速引来更大的灾祸,又该如何是好?”红线笃定地说:“大人放心,此行一定成功!”
说完,红线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打点行装后,来到薛嵩面前。只见她发梳乌蛮髻,上插金雀钗,身穿紫色绣花袍,脚踩青丝鞋,胸前佩带着龙纹匕首,额头上写了太乙神的名字。红线辞别薛嵩后,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夜奔七百里 闯敌营
薛嵩回到房里,坐下饮酒。平时的他虽酒量不佳,但今晚喝了十几杯却全无醉意。不久后传来报晓的号角声,窗外似乎有落叶坠地的声息,薛嵩惊觉地起身问:“什么人?”原来是红线回来了!薛嵩连忙说:“辛苦了!”接着问:“事情办妥了?”
红线点点头说:“不辱使命!”
“有伤亡吗?”
红线微笑地说:“放心,无人受伤,我只是把田承嗣床头的金盒给拿了回来作为信物。”薛嵩难以置信地收下闪闪发光的金盒。
接着,红线便说起了今晚的经历。
子夜前二刻,红线抵达魏城,穿过几道门后,来到田将军的寝室前。这时寝室外的房廊上,值勤的外宅男正鼾声如雷,庭院中还有士兵正在巡逻。
红线悄悄地打开左边的门,进入田将军的寝室,只见田将军躺在床上,沉沉入睡。他头顶上裹着一条黄巾,枕着一个绣有犀牛的枕头,枕头前放有一把七星剑,剑的前方又有一个敞开的金盒,盒里有张字条,写着他的生辰八字和北斗神名,上面还放满了许多的香料跟珍珠。
红线眼看寝室内桌上的蜡烛就要烧完了,四周的侍者没有人察觉,有的在屏风旁垂首打鼾,有的手持巾帕睡着了。红线拔掉她们的发簪,绑住她们的衣裙,居然没人惊醒,“于是我就拿了金盒,走了出来”。
走出魏城西门,又走了两百多里,月亮已落到林梢,晨鸡也开始啼鸣。红线意会己完成任务,不禁欣喜,顿时忘了身上的疲劳。红线说:“为了回报您的恩德,我半夜三更,来回往返七百里,单身勇闯敌营,经历五六座城池,就是希望能为您分担解忧,小的怎敢说辛苦呢!”
薛嵩不禁赞叹,眼前的奇女子是如此不凡,对红线更加另眼看待。
第二天,薛嵩派专使骑快马,给田承嗣送去金盒及一封信。专使一路奔驰直到半夜才抵达魏郡。此时魏郡戒备森严,正倾全城之力搜捕盗金盒之人。
专使请求接见,田承嗣惊愕地收下金盒,又打开信,信中写着:
“昨天有人从魏郡来,他说从您的床头得到一个金盒,我不敢占为己有,特地派人奉还,请您笑纳。”
读完信,田承嗣惊吓地几乎瘫软,“没想到薛嵩的手下有如此高人啊!我的性命差点不保啊!”
隔天,田承嗣派专使给薛嵩送去三万匹布、二百匹名马,还送上奇珍异宝并谢罪:“全靠您的恩惠,我才保住了性命,我知道错了,从今会改过自新,不再自招祸患,而且会专听您差遣,岂敢再以姻亲关系来自居。我编组的‘外宅男’,本是为了防盗,现在已解散他们,让他们回故乡种地了。”
从此以后,黄河南北各藩镇,都敬畏薛嵩,一两个月内,信使接踵而来。
几日后,红线突然向薛嵩辞行。薛嵩震惊问道,“你从小就住在我家,如今又能去哪呢?何况你刚刚立了大功,我也越来越仰赖你,怎么这时说要走了呢?”
这时,红线便悠悠地说起自己的身世。
行医误害“一尸三命”
原来红线前世是男儿身,行走江湖学艺,后来读了《神农》药书,就开始四处行医。有一回,有个孕妇腹内生虫,红线用芫花浸酒给她服下,不料孕妇和腹中的两个胎儿都死了。“我一下子杀了三条性命。”
薛嵩不禁露出惊讶的情神。红线继续说,那世死后,受阴间审判,罚今世沦为卑贱的女婢,以偿还业债。“我有幸生在大人府上,又承蒙您的爱护与栽培。我这19年的生命,穿过绸缎,吃遍美味,没有什么遗憾了。况且现在国家正富强。”
“这回去魏郡,是为了报答您的恩情,如今,两地都保住了城池,万民保全了性命,这样也可抵我前世的罪过。”
红线拱手说道:“现在我可以安心地离开,从此远离尘世,出家修道,寻找长生之术了。”
薛嵩早已将红线视为女儿,不舍她离去,但也知无法挽留,“既然如此,我也不再留你,那就送你千两黄金,让你在山中修建住所。”
红线谢绝了他的好意,坚持不受礼。
离去前,薛嵩为红线设宴饯别,宴席上宾客云集,薛嵩为红线高歌送别,歌词是请座上的贵客冷朝阳(人名)所写:
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消百尺楼。
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唱完,薛嵩不禁伤感。红线一边拜别,一边哭泣。后来佯装酒醉离开了,从此不知去向。
——事据《太平广记》@*
红线,唐朝潞州节度使薛嵩府上的婢女,自幼来到薛府,没人知道她的来历。
聪慧过人的红线,很受薛嵩宠爱,从小读书识字,学习音律。长大后的红线饱读诗书,通晓经史,而且还擅长弹奏乐器阮咸(阮琴),因此更得薛嵩器重,让她掌管文书工作,称她为“内记室”。
少女初长成 崭露头角
有一回,薛嵩在军中大摆宴席,犒赏下属,大伙尽兴饮酒欢乐之时,又请来乐队弹奏助兴,就在这时,红线发觉一股悲戚的乐音隐隐而现。她来到薛嵩的身旁,低声地说:“大人,这羯鼓的音调如此悲切,击鼓的乐手必定出了什么事?”
薛嵩仔细一听,就对红线说,“你说的没错!”薛嵩也是懂音律之人,于是他叫来鼓手问其因由。鼓手流着泪说:“秉告大人,我的妻子昨晚刚刚过世……”薛嵩心生悲悯,马上让他回家料理丧事。
就这样,性情沉着、聪颖伶俐的红线,备受薛嵩器重,薛府里一些繁杂的大小事,常由红线处置。
唐肃宗至德年间,河南河北一带不太平,藩镇甚是跋扈,特别是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势力庞大,于是肃宗下旨令薛嵩的女儿嫁给田承嗣的儿子,以牵制彼此势力。
田承嗣常患肺气病,天热就加剧,他常说:“若能调任山东寒凉之地,也许可多活几年。”从而,田承嗣便起了吞并潞州之心。他便在军中招募三千名武勇壮士,号称“外宅男”,还派遣三百人,夜间轮值驻守在自己的府第,暗中准备伺机并吞潞州。
薛嵩听闻田承嗣意图进犯,十分担忧,但又无计可施。一天夜里,薛嵩满脸忧愁,在庭院里不停地低头踱步。陪侍在旁的红线便问,“大人,这月以来,您寝食难安,莫非是担忧魏博节度使来犯吗?”
“是啊!”薛嵩心想,红线平日自己分忧解劳,但这等国家大事,实不是小女子可理解的。薛嵩对红线说:“这事关我个人与国家的安危,不是你能处理的。”
红线说:“大人,我虽然出身低贱,但这件事,我是能为您解决的!”
“噢!?”薛嵩看红线说得自信,就进一步地将事情经过,告诉了她。“我继承祖父的遗业,又承蒙国家厚恩,一但失去了疆土,这数百年的勋业就付之一炬了。”
“大人,这事好办,不烦劳您忧心。且让我到魏州城走一趟,观其形势,探其虚实。”红线接着说出的话更让薛嵩惊讶:“我今夜一更上路,二更就可以回来覆命。您只要准备一匹快马、一封寒暄信就可以了。”
薛嵩望着红线,这女子看似柔弱,绝非等闲之辈,“没想到你是个异人啊。老夫实在太没眼光了。”
但他又担忧地说:“事情若败露,反而会快速引来更大的灾祸,又该如何是好?”红线笃定地说:“大人放心,此行一定成功!”
说完,红线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打点行装后,来到薛嵩面前。只见她发梳乌蛮髻,上插金雀钗,身穿紫色绣花袍,脚踩青丝鞋,胸前佩带着龙纹匕首,额头上写了太乙神的名字。红线辞别薛嵩后,瞬间就消失不见了。
夜奔七百里 闯敌营
薛嵩回到房里,坐下饮酒。平时的他虽酒量不佳,但今晚喝了十几杯却全无醉意。不久后传来报晓的号角声,窗外似乎有落叶坠地的声息,薛嵩惊觉地起身问:“什么人?”原来是红线回来了!薛嵩连忙说:“辛苦了!”接着问:“事情办妥了?”
红线点点头说:“不辱使命!”
“有伤亡吗?”
红线微笑地说:“放心,无人受伤,我只是把田承嗣床头的金盒给拿了回来作为信物。”薛嵩难以置信地收下闪闪发光的金盒。
接着,红线便说起了今晚的经历。
子夜前二刻,红线抵达魏城,穿过几道门后,来到田将军的寝室前。这时寝室外的房廊上,值勤的外宅男正鼾声如雷,庭院中还有士兵正在巡逻。
红线悄悄地打开左边的门,进入田将军的寝室,只见田将军躺在床上,沉沉入睡。他头顶上裹着一条黄巾,枕着一个绣有犀牛的枕头,枕头前放有一把七星剑,剑的前方又有一个敞开的金盒,盒里有张字条,写着他的生辰八字和北斗神名,上面还放满了许多的香料跟珍珠。
红线眼看寝室内桌上的蜡烛就要烧完了,四周的侍者没有人察觉,有的在屏风旁垂首打鼾,有的手持巾帕睡着了。红线拔掉她们的发簪,绑住她们的衣裙,居然没人惊醒,“于是我就拿了金盒,走了出来”。
走出魏城西门,又走了两百多里,月亮已落到林梢,晨鸡也开始啼鸣。红线意会己完成任务,不禁欣喜,顿时忘了身上的疲劳。红线说:“为了回报您的恩德,我半夜三更,来回往返七百里,单身勇闯敌营,经历五六座城池,就是希望能为您分担解忧,小的怎敢说辛苦呢!”
薛嵩不禁赞叹,眼前的奇女子是如此不凡,对红线更加另眼看待。
第二天,薛嵩派专使骑快马,给田承嗣送去金盒及一封信。专使一路奔驰直到半夜才抵达魏郡。此时魏郡戒备森严,正倾全城之力搜捕盗金盒之人。
专使请求接见,田承嗣惊愕地收下金盒,又打开信,信中写着:
“昨天有人从魏郡来,他说从您的床头得到一个金盒,我不敢占为己有,特地派人奉还,请您笑纳。”
读完信,田承嗣惊吓地几乎瘫软,“没想到薛嵩的手下有如此高人啊!我的性命差点不保啊!”
隔天,田承嗣派专使给薛嵩送去三万匹布、二百匹名马,还送上奇珍异宝并谢罪:“全靠您的恩惠,我才保住了性命,我知道错了,从今会改过自新,不再自招祸患,而且会专听您差遣,岂敢再以姻亲关系来自居。我编组的‘外宅男’,本是为了防盗,现在已解散他们,让他们回故乡种地了。”
从此以后,黄河南北各藩镇,都敬畏薛嵩,一两个月内,信使接踵而来。
几日后,红线突然向薛嵩辞行。薛嵩震惊问道,“你从小就住在我家,如今又能去哪呢?何况你刚刚立了大功,我也越来越仰赖你,怎么这时说要走了呢?”
这时,红线便悠悠地说起自己的身世。
行医误害“一尸三命”
原来红线前世是男儿身,行走江湖学艺,后来读了《神农》药书,就开始四处行医。有一回,有个孕妇腹内生虫,红线用芫花浸酒给她服下,不料孕妇和腹中的两个胎儿都死了。“我一下子杀了三条性命。”
薛嵩不禁露出惊讶的情神。红线继续说,那世死后,受阴间审判,罚今世沦为卑贱的女婢,以偿还业债。“我有幸生在大人府上,又承蒙您的爱护与栽培。我这19年的生命,穿过绸缎,吃遍美味,没有什么遗憾了。况且现在国家正富强。”
“这回去魏郡,是为了报答您的恩情,如今,两地都保住了城池,万民保全了性命,这样也可抵我前世的罪过。”
红线拱手说道:“现在我可以安心地离开,从此远离尘世,出家修道,寻找长生之术了。”
薛嵩早已将红线视为女儿,不舍她离去,但也知无法挽留,“既然如此,我也不再留你,那就送你千两黄金,让你在山中修建住所。”
红线谢绝了他的好意,坚持不受礼。
离去前,薛嵩为红线设宴饯别,宴席上宾客云集,薛嵩为红线高歌送别,歌词是请座上的贵客冷朝阳(人名)所写:
采菱歌怨木兰舟,送客魂消百尺楼。
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唱完,薛嵩不禁伤感。红线一边拜别,一边哭泣。后来佯装酒醉离开了,从此不知去向。
——事据《太平广记》@*
【大纪元2025年07月07日 作者:常山子】
责任编辑: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