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发“随地充” 解决城市电动车充电难题

德国创新的充电路缘石Ladebordstein)已完成试点测试,正式进入量产阶段。这款嵌入路面的电动车充电装置为城市充电基础设施带来了革命性的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密集城区。

充电新装置测试一年 用户反馈良好

在德国各大城市,电动车充电设施的建设面临诸多挑战:空间不足、传统充电桩占用停车位、电缆横跨人行道带来安全隐患等。由德国军工巨头莱茵金属(Rheinmetall)开发的创新装置充电路缘石,通过将充电技术直接嵌入地面的方式,巧妙解决了这些问题。该装置无需额外的充电桩,完美融入城市街景,不仅节省空间,还能减少对行人及交通的干扰。

这款充电新装置在德国科隆进行了一年的试点测试,四个充电点共完成了超过2800次充电操作,技术可用性高达99%以上,即使在雨雪等恶劣天气下也表现出色。用户对该系统的评价平均达到4.38分(满分5分),尤其赞赏其操作简便和与城市环境的无缝融合。

充电路缘石采用模块化设计,内置所有充电电子设备,支持最高22千瓦的交流电(AC)充电,平均每次充电可传输19千瓦时电量,相当于为电动车提供约120公里的续航里程。用户只需将车停在路边,打开路缘石上的保护盖,将车辆的Type-2充电线插入即可,操作既安全又便捷。

为应对冬季冰雪天气,充电路缘石内置加热模块,确保设备在低温环境下正常运行。此外,系统还配备了优化的防尘和排水设计,解决了测试阶段用户反馈的少量清洁问题。莱茵金属还计划通过彩色标记和导航App整合,提高充电点的可见性,方便用户查找。

尤其适合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住宅区

该系统特别适合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多户住宅楼以及历史保护区域的街道。例如,杜塞尔多夫市公用事业公司已于20256月在Derendorfer Allee 19-21安装了首批量产充电路缘石,并计划在年底前在Metrostraße新增两个站点。

充电路缘石的安装成本与传统充电桩相当甚至更低,且施工过程简便,仅需小型机械即可完成。莱茵金属还开发了空心路缘石Hohlbordsteine),允许在建设初期预留空间,未来可根据需求快速加装充电模块。这种灵活性为城市规划者和公用事业公司提供了长期的扩展可能性。

尽管充电路缘石目前仅支持交流电充电,无法提供更高功率的直流(DC)快充,但其模块化设计和较低的维护成本使其在城市慢充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此外,系统符合德国的计量法规,确保了计费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莱茵金属表示,充电路缘石已吸引了多家城市公用事业公司和充电点运营商的兴趣,例如科隆的TankE公司和杜塞尔多夫市公用事业公司。据悉,公共领域的充电路缘石价格约为5000欧元,而通过规模化生产和优化,私人市场的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随着杜塞尔多夫等城市的率先应用,以及其他城市如鲁尔区的潜在合作,充电路缘石有望在德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推广,这一技术的量产标志着城市充电网络向更高效、更美观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大纪元202578日记者王亦笑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周仁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