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拟定超级军备计划 总投资高达3770亿欧元

德国联邦政府正拟定一项史无前例的军备扩张计划,总投资高达3770亿欧元。总理默茨希望将联邦国防军打造成“欧洲最强的常规军队”,该计划涵盖320个新采购项目,横跨陆、海、空、天和网络领域,采购周期将延续至少十年。

绕过宪法“债务刹车”限制 默茨打造欧洲最强常规军

德国总理默茨(Friedrich Merz,基民盟CDU)上任后曾表示,他的政府希望将德国联邦国防军打造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常规军队”。为此,德国联邦国防军应该“获得其所需的一切财政资源”。

如今,这一愿望正在实现。媒体“政客”(Politico)根据所取得的德国政府内部文件披露,长达39页清单列出总值3770亿欧元的预定采购项目,范畴涵盖陆、海、空、太空与网络。

为绕过宪法“债务刹车”(Schuldenbremse)限制,默茨政府引入新型融资模式,将国防支出置于特别基金之外,确保资金长期稳定注入。采购项目将分批提交给联邦议院预算委员会,待其准备就绪后方可进行决策。在德国,所有超过2,500万欧元的采购项目均需经该委员会批准。

德企获得产业政策“大礼包” 莱茵金属成最大赢家

根据文件显示,德国联邦国防军计划在即将到来的预算周期内启动约320个新的武器装备项目。其中178个项目已选定承包商,其余项目仍在招标中,这表明许多项目仍处于规划阶段。在已确定的项目中,德国企业占据主导地位:约160个项目(总价值约1820亿欧元)授予了国内供应商。

莱茵金属(Rheinmetall)成为最大赢家,这家总部位于杜塞尔多夫的公司及其子公司揽下53个项目、超过880亿欧元订单。其中约320亿欧元将直接拨付给莱茵金属公司,另有560亿欧元将拨付给其子公司和合资企业。例如,用于与德国国防工业公司KNDS联合运营的“美洲狮”和“拳击手”坦克项目。

到2035年,德国将交付687辆“美洲狮”(Puma)步兵战车,其中662辆为作战车辆,25辆为驾驶员训练车。在防空领域,德国联邦国防军计划采购561套“天行者30”(Skyranger 30)系统,用于无人机防御和近距离防护,该项目由莱茵金属公司独立负责。此外,还将采购数百万枚手榴弹和步枪子弹作为补充。

第二大赢家是迪尔防务公司(Diehl Defence)。这家巴伐利亚导弹制造商参与了21个项目,总价值达173亿欧元。其中最大的份额来自Iris-T系列导弹,该系列导弹旨在成为未来德国防空系统的中坚力量。

根据该文件,德国联邦国防军计划采购14套完整的Iris-T-SLM系统,价值31.8亿欧元;396枚Iris-T-SLM导弹,价值6.94亿欧元;以及300枚Iris-T-LFK短程导弹,价值3亿欧元。总计约42亿欧元,这是德国防空领域最大的单项采购项目之一。

无人机在这些计划中也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德国联邦国防军计划斥资约1亿欧元,为其与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公司(IAI)联合运营的武装型“苍鹭”TP无人机机队配备新型弹药。此外,还将斥资约16亿欧元采购12架新型战术型“月神”NG无人机。海军则计划接收4架价值6.75亿欧元的海上无人制导武器系统(uMAWS)无人机。

然而,一些最昂贵的新项目并非在陆地、海洋或空中进行,而是在太空。总计超过140亿欧元被指定用于卫星项目,这些项目包括新型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现代化地面站,以及最具雄心的、价值95亿欧元的低轨通信卫星网,旨在确保部队与指挥部之间可靠、持续的通信联系。

这符合联邦国防部长皮斯托里乌斯(Boris Pistorius,社民党SPD)的太空战略,他曾宣布在“太空安全”领域投资总计350亿欧元。

德国武器技术进一步向美国靠拢

清单中最具政治敏感性的项目之一是可能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采购15架F-35战斗机,价值约25亿欧元。这些战斗机将通过美国对外军售(FMS)系统采购。

这将确保德国在核共享领域的地位,但也加剧了其对美国维护、软件和作战数据的依赖。此次采购标志着德国武器技术进一步向美国靠拢,与此同时,围绕德国、法国、西班牙联合研制的未来空中作战系统(FCAS)战斗机项目的紧张局势仍在不断升级。

其它一些重大项目也通过同样的美国系统进行。德国联邦国防军计划斥资约11.5亿欧元采购400枚“战斧”巡航导弹,以及价值2.2亿欧元的三套“堤丰”导弹发射系统。这套装备使德国的导弹射程达到2000公里。此外,德国还计划从波音公司采购四架P-8A“海神”海上巡逻机,总价值18亿欧元,同样通过美国对外军售(FMS)项目提供资金。

这三个项目都将德国未来的作战和侦察能力与美国的出口和维护管制挂钩。虽然数量不多,但它们在政治上意义重大。总体而言,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内部规划涵盖约25个具有国际联系的项目,总价值约140亿欧元,不到3770亿欧元总计划预算的5%。

然而,这些项目几乎影响到德国所有的战略、核武相关和远程作战能力,从核认证飞机到远程武器和海上监视等。

不过,这份清单的大部分都属于德国制造商,从装甲车辆和传感器到弹药生产。因此,从经济角度来看,国内合同占据主导地位;但从政治角度来看,德国使用的少数外国系统却影响着其最敏感的军事角色。

【大纪元2025年11月01日 记者王亦笑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周仁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