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香港新年香火鼎盛 陆客争先恐后

一到新年,位于沙田的车公庙更加格外香火鼎盛,尤其是初三赤口,一大早已经是人头涌涌挤得水泄不通。为的是上柱好香,接着转动坛前的铜风车,祈求新一年转出好运气。由于天气不错,今年据庙方表示有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全日咚咚的鼓声不绝于耳;因为到车公庙拜祭,转风车及打鼓是必做的动作,转风车可以转运,打鼓则通知车公自己巳经到来。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车公据传是宋朝的车大元帅,平乱有功之外,传说更能遏止疫症,沙田村民于是在沙田建立一间车公庙,庙内88塑造车大元帅的塑像;庙成之日据说疫症即不流行,村民感激之余,就定于黄历年初二为车公诞,盖因年初三是“赤口”,不宜拜年,男女善信于是改于年初三拜祭车公了。

拜完车公,自然希望为新的一年求个好签。在早前的年初二,新界乡议局主席刘皇发当天在车公庙为香港求得下签,签文是“驷马高车出远途,今朝赤脚返回庐,莫非不第人还井,亦似经营乏本归。”而签文的解文是“宜慎小人,凡事不利”。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刘皇发09年在车公庙帮香港,也是求得27签下签。签文意思是“内有家鬼,自身不安,家宅不吉,求财不遂”,当时香港正经历金融海啸,同年又发生五区公投。2003年,时任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也为香港求得下签,当年香港就爆发萨斯疫症(SARS)。

除了庙里的风车,亲自买一个好风车在手中到处转一转,自然被认为更能转出个好运程,因此庙里庙外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风车。此外,像其他传统庙宇一样,车公庙内同样设立元辰太岁殿,让市民拜祭,避免来年犯太岁。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与车公庙并列香港四大庙宇的黄大仙,也是港人新年期间热门的祈福地点;由于在国内知名度甚高,吸引众多大陆游客的涌入,造成今年的人流明显多个往年,庙里自然是被上香求签的人是挤得水泄不通;庙外的广场更夸张的用铁马打起超过四圈的蛇饼,造成进庙上香的时间大增;不少大陆人士都很惊讶,觉得香港的景点怎么越来越像内地,随处可见老乡;但他们上香的热情绝对不落后港人;由于蛇年是小龙年,庙门前的两只守门龙象宠物般受欢迎,人人都希望沾点龙气。

 


初三当天天气不错,高达17万1千人涌进车公庙宇,较去年初三的10.5万人次多逾六成。(摄影:潘在殊/大纪元)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