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食同源 对证饮食治病有方

中国古代早有“医食同源”的说法,这表示人类开始有医疗的时候,就已经有食疗了。二千多年前所流传下来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丰富的医学专着,其内容钜细靡遗,举凡修炼、养生、针灸、用药、食疗、天文知识等等的观念都包涵其中。

《黄帝内经》对于食疗的防病治病效用是相当重视的,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就是要人们注意不要一味用药物攻伐病症,应该在用药物除去大部分疾病之后,随即用饮食的方式来调养正气以袪尽余邪,否则药物将会在治病的同时,损及人体的正气,不可不慎。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食治》中亦提到:“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元代邹铉《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治第一》亦云:“若有疾患,且先详食医之法,审其疾状,以食疗之,食疗未愈,然后命药,贵不伤其脏腑也。”

可见在防病治病的环节上,不应第一个想到要吃什么样的药物来治病,而应想到如何配合饮食调理,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国传统医学对食物及药物在临床应用的观念上与现代医学及营养学有相当大的差异。药有药性,食物有食性。任何一种天然的食物或药物都有其本性、个性,这种本性、个性,中国传统医学把它概分为“温热凉寒”等四气,及“酸苦甘辛咸”等五味。

在评估食物或药物的临床实际效用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它的四气及五味。四气与五味相对而言,“温热凉寒”等四气尤为重要。

每个人的体质各有差异,食用食物或药物时就要根据不同的体质,给予不同性质的食物。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凉者温之”的方法,才能吃出适合自己的饮食。例如有的人体质燥热,就不能多食生姜、羊肉等温热性食品;相反的,对于体质虚寒的人,生姜、羊肉对他就相当适合。

这里提示了一个重要观念,不管这味食物有多少营养价值,不适合体质及病情的食物吃了都是有害的。

责任编辑:李霖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