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时有位著名的大文人嵇康,被称为魏晋奇才,精于笛,妙于琴,还善于音律。尤其是他对琴及琴曲 的嗜好,为后人留下了种种迷人的传说。有一段时间他曾到处云游。有一次他来到洛西,夜里,他灯下抚琴,过了一会儿,他忽然发现有个陌生人坐在他对面静静地听琴。嵇康也不害怕,就停下来与他谈起了音乐。发现此人对音乐极有见地。于是,嵇康请他弹奏一曲,此人拿琴便弹了起来,只听那曲慷慨激昂,感人肺腑。一曲奏完,这人说,此曲名叫《广陵散》,讲的是聂政刺杀韩王湘累的悲壮故事。最后,这个人说,不得教人。说完就走了。 后来,嵇康遵守诺言,没有把这首曲子教给任何人。直到有一天,他得罪了当时的掌权人司马昭,被判处了死刑,虽有三千太学生替他说情亦不能免罪。于是,在刑 场他慷慨弹奏一曲《广陵散》,从容就义。
据 《琴操》中所载:聂政,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为韩王铸剑误期而被杀。为报父仇,上泰山刻苦学琴十年之后,漆身吞炭,改变音容,返回韩国,在离宫不远处弹琴,高超的琴艺使行人止步,牛马停蹄。韩王得悉后,召进宫内演奏,聂政趁其不备,从琴腹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为免连累母亲,便毁容自尽。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后人曾为古琴曲《广陵散》所加分段标题,有的以与故事相应的情节取名,乐曲所表现的情绪,与这个悲壮的传说也确有不少相通之处。
下面让我们完整地欣赏古琴曲《广陵散》。{youmaker}4a7c5ed724f444269d979e9e4486530a001{/youmaker}
——转自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