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名曲欣赏】《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上个世纪2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的柳荛章改编成丝竹乐曲的。


【中国古典名曲欣赏】《春江花月夜》(音画)(网络图片)

《春江花月夜》从琵琶曲到丝竹乐,不仅演奏形式发生了变化,标题的变化也昭示了意境的不同。《春江花月夜》的小标题依次为:“引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云深际、渔歌唱晚、回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和尾声”。


【中国古典名曲欣赏】《春江花月夜》(音画)(网络图片)

乐曲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巧妙细腻的配器,丝丝入扣的演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尽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风姿异态。全曲就象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诗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

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回曲水的意境。接着如见江风习习,花草摇曳,水中倒影,层叠恍惚。

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遥闻渔歌,由远而近,逐歌四起的画面。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

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欸乃归舟,表现归舟破水,浪花飞溅,橹声欸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显得更加宁静,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使人回味无穷。


【中国古典名曲欣赏】《春江花月夜》(音画)(网络图片)


【中国古典名曲欣赏】《春江花月夜》(音画)(网络图片)


【中国古典名曲欣赏】《春江花月夜》(音画)(网络图片)


【中国古典名曲欣赏】《春江花月夜》(音画)(网络图片)


【中国古典名曲欣赏】《春江花月夜》(音画)(网络图片)


【中国古典名曲欣赏】《春江花月夜》(音画)(网络图片)

我们耳边聆听这首优美的乐曲,就连这首乐曲的每一段标题的文字都充满着诗情画意。我们所听所看的都是美的表现,这使我感受中国古人创作的乐曲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也能启迪人的善念。

中国古人历来重视音乐对道德的教化作用,《礼记・乐记》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孔子尤其重视寓教于乐:“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治民安上莫善于礼”。他认为音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表现在善和美上。孔子相信,充盈于天地,合于阴阳,通于鬼神的礼乐,规范着人类社会的一切,能使人心向善,纯化世风,从而保证社会长治久安。由此看来,音乐对社会风气和伦理道德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来完整地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

{youmaker}f3620ed86eda43eeb0a71d41bbe3efbd0010{/youmaker}

——转自新唐人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