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上国 衣冠盛世(上)

人的先天本性纯真善良是上天所赋予的,所以人不但要敬天还要怀德,古圣贤通过天人感应,在神的引导下开创了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明,神传文化为人类量身打造了可以回归生命本源的天梯,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从人的思维言行到服饰眼神,都有层层的规矩将人约束在天道之中,并且深入人心,形成心法。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的心灵与灵魂在道德心法的加持下,可以聚之成形,从人的气质神态中显现出来,那就是一身正气,仙风道形,形 成无穷的人格魅力,所具有的内涵神韵可穿透人的心灵,在社会中成为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人物,可以归正人心释放正能量,得到历史的认可尊重,成为神传文化的承传者。

华夏子孙对正统文化的承传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点亮别人,就是这么一代代承传下来的,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都是在教化世人正心、收心、养心、提升道德境界的修炼文化。

古时候的诸侯会盟也叫衣裳之会,用衣冠来代表文明盛世,古人常说的正衣冠,是对内心的一个提示,由衣冠看一个人的品行修养、人生态度,很多相人高手,从观察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仪表当中预测一个人的未来前程,叫做望气。

衣冠不整,举止轻浮傲慢,会被人瞧不起,视为失礼,说严重点是没教养,在正常社会行为不端,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行为受到文明约束的视为君子风范,内在丰富、自尊、自信这才是中华文化的精神。

衣贵洁不贵华,孔子就非常反对衣服穿的特别华丽,出生贵贱我们不能选择,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道德修养使自己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成为大德之士。

君子跟小人的区别就是君子身上有礼的文采,谈吐文雅,举止得当,谦虚恭敬,出处非常得体,会叫人感觉很舒服温暖,文质彬彬的君子风范能点亮别人内心的良善,教化人的每一个行为都受到道德理性的引导,就可驱除人欲中的恶,主动遵循天理燃烧生命中的活力,点亮周围的人群成为效仿的对像,对社会风气有一个正的推进,从内心回归道德,回归善良才有机会得到神的呵护,在末劫中被神救度。

写了这么多,相信读者已经升起对道德礼仪的憧憬向往,那到底怎样才能把道德转化成一套行为规范,兑现在自己的言行举止上呢?

《礼记.玉藻》曰:“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这里所讲的“九容”,是对人的容止提出了要求,要求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必须做到。

古代读书人入门的课程就是学习礼仪洒扫,可见儒家对容止的注重。君子的神态要从容闲雅,见到所尊敬的人要肃然起敬。脚的姿势要庄重,步履稳健从容,不能一只脚站着一只脚立着,甚至还抖脚,会有损形象,一副流氓瘪三的架势会令人生厌,避而远之。

手作揖要恭敬,放对地方,不要有小动作,目光要端正,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体现一个人内在德行的器官没有比眼睛更好的,内心纯正的人眼睛是清澈明亮的,心术不正的人眼睛是蒙的、混得,听其言观其眸,可窥见人的内心。

反之目光不端正,不看人或躲躲闪闪,东瞧西望,体现出的是轻视、藐视、心怀鬼胎,甚至是猥琐的,那就整个一贼眉鼠眼了。

在正式场合不能口无遮拦的随便乱说话,大场合说话不着调会成为笑柄,所以说出的话要符合现场的气氛、主题,以大局为重,不能旁若无人的大声喧哗,先声夺人弄不好会出丑。说话声音要小、轻声细语、温文尔雅、举止言谈得体有度,体现出谦虚、恭敬、神色庄严真诚,有修养的人心静,自然话少。

头的姿势要正直,气息要肃穆,站立姿势要稳重,神情要端庄,这些在汉服走秀的表演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满头的珠翠中有一种常见的饰物叫“步摇”,戴上步摇不由得你不头正颈直,不然步摇会左右摇晃,无法保持平衡,甚至打到你的脸,提醒你要纠正姿势。

行走坐卧不可莽撞,气息要缓慢圆,古人言行举止的节奏比现代人要慢半拍,不是古人做事不讲效率,而是古人内外兼修,做事以道德为准则,没有那么多的贪欲杂念和急于求成的占有欲,心静做事自然从容有度,真诚善良更能打动人心,事倍功半,所以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来源:正见网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