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粽子悬艾叶斗百草习俗 各有内涵

纪念伍子胥的传说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龙的节日说、恶日说、夏至说等。纪念屈原是最为普遍的说法,但在浙江一代,尤其是苏州,人们还是会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楚国人,他的父亲和兄长以及家族100多人都被楚平王所杀。他避难逃奔吴国。后结识吴公子光,并帮助公子光夺得王位,就是吴王阖闾。为使吴国能内可守御,外可应敌,他建议吴王阖闾“先立城郭,设守备,实仓禀,治兵革”,并受命亲自选择吴国都城城址。他“相土尝水”、“像天法地”,最后选定城址,合理规划,建造了阖闾大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城。

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抛弃于钱塘江中。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勾践所灭,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举剑自尽。

因为伍子胥忠心为国,却惨遭赐死且沈尸水底,民间传说中,他死后成为了涛神。在吴越故地,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祭奠他的日子。王充《论衡》:“子胥恚恨,驱水为涛,以溺杀人。今时会稽、丹徒大江、钱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是粽子。《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粽子又称“筒粽”、“角黍”,最初是用于祭祖、或祭拜神灵的,到了晋朝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因而被称为碱水粽。

晋代,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直到现在,每年黄历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根据各地方的不同口味,粽子不论馅料还是形状也各不相同。

北京粽子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多以红枣、豆沙做馅。


豆沙粽。(网络图片)

广东粽子较小,正面金字塔形,后面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馅料除鲜肉、豆沙外,还有咸蛋粽,以及鸡肉、鸭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


咸肉蛋黄粽。(网络图片)

湖州粽呈特有的长条形,有“枕头粽”之称,湖州粽用料亦多种多样,如酱油、鲜肉、豆沙、蛋黄等。


枕头粽。(网络图片)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悬“五瑞”以避“恶月”

中国古人认为黄历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按照《易经》等典籍记载,阴恶从五而生,五月五日恰恰是阳气运行到端点的端阳之时。此时五毒开始活跃,这些都会给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午这天集中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午节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

《吕氏春秋》说:“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生死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欲静无躁,止声色,无或进,薄滋味,无致和,退嗜欲,定心气……”

《荆楚岁时记》则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

根据以上古籍所述,不难看出古人的观念中,黄历五月是“阴阳争,生死分”的恶月,需要斋戒、禁房事、禁吊丧问病、忌盖屋、避入官,等等,以禳灾避难。

另据《湖广志书》所载:岳州府“端午罢市竞渡,以为禳灾疾病”;黄岗县“端午溯风巴河镇迎会,傩人花冠文身,鸣金逐疫”。由此可见,赛龙舟的原始含义是“禳灾送瘟”。

在端午节前后,人们会在门上悬插菖蒲、艾叶,谓之“蒲剑”、“艾虎”,以驱邪避害。后来,又添加上榴花、蒜头、龙船花,合称为“天中五瑞”。

1.五瑞之首是菖蒲,悬插菖蒲具有祛邪的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透九窍,明耳目,出音声。”同时,菖蒲“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悬之于门,如利剑出鞘,足以避邪驱鬼。 

2.艾条,把艾条插于门眉或悬于堂中,用以驱瘴。在古代中国针灸学里,就以艾草的老叶制成艾绒,用以灸疾除病。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采艾似人形者),悬门户上,以攘毒气。”

3.榴花与艾叶,都是古代妇女在端午节时,用来插带在鬓发上的饰物,以辟攘邪气疫气。因石榴花红艳似火,插于鬓发,使女性更为俏丽,“一朵佳人玉钗上,只疑烧却翠云鬟”(唐‧杜牧《山石榴》)。

4.蒜头,杀菌之效用。在端午节时附于菖蒲上,悬于户外,同样可以避邪去疫。 

5.龙船花,本名山丹花,在五月盛开,把它采来一同系在菖蒲上,可去疫瘴之气。

端午插五瑞,体现古人了解自然环境对人身体的影响,同时又从自然界中获取相克之物消除邪气。

斗百草


孩童在斗百草。(网络图每年端午节,汉族民间百姓除了食粽子、饮雄黄酒、举行赛龙舟外,还形成玩斗百草的习俗。

这个时节斗百草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古俗认为五月为恶月、毒月,必须采集百草来解厄,以渡过难关。据说斗百草源于周代,到了南北朝,南方渐渐把斗百草演变为端午的文化娱乐风俗。

斗百草,斗百草也称斗草,以花草名相对,如狗耳草对鸡冠花,以答对精巧者为胜。端午踏青归来,带回名花异草,以花草种类多、品种奇为比赛对象。这种比赛,大都是谁收集的花草多,种类齐全,谁就能报到最后,也就是赢家。苏东坡有一句诗,就是说收集斗百草的。“寻芒空茂林,斗草得幽兰”。可见,玩者为了收集到更多的花草,常常要寻遍山川草野的。

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端午节斗百草,不但汉族民间有,宫中也有。《刘宾客嘉话录》记载:“中宗朝,乐安公主五日斗草,欲广其物色,令驰骑取之。”说的是乐安公主为了赢得斗百草,端午前就令人前往南海取“美须”来斗草。


斗草逐渐演变成专属妇女的斗花比赛。上至宫廷贵妃,下至乡野村妇都热衷参与。(网络图片)

《红楼梦》六十二回中,曹雪芹对斗百草就有一段描写: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豆官等四五人,都满园中顽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个又说:“我有美人蕉。”这个又说:“我有星星翠。” 那个说:“我有月月红。”这个又说:“我有《牡丹亭》上的牡丹花。”那个又说:“我有《琵琶记》里枇杷果。”他们初是以实花来斗,斗到后,越斗越来劲,韵味愈斗愈浓。

斗草逐渐演变成专属妇女的斗花比赛。上至宫廷贵妃,下至乡野村妇都热衷参与。后来又发展成为插花等装饰艺术。如今,斗百草之俗仍在南方某些地区流传。

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林妍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