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情画意——丰富经典的刺绣之旅(上)

台湾“凤甲美术馆”馆长邱再兴先生对于中国丝绣的收藏不遗余力,并曾倾其所有,在台北国父纪念馆盛大展出;一进入绣画展场,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的画,哦不,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绣画。这批跨越百年时空典藏的珍贵绣画,有的 精巧绝美,有的气势雄伟,每一件作品都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西施(《丝情画意》刺绣展现场海报,图中为《西施》)。

邱馆长的典藏计 有十二金钗屏风、季康仕女、仿清朝仕女画、李清照——《如梦令》、西施、群仙祝寿图、八十七神仙卷、姑苏繁荣图、夜晏图、龙袍、湘绣——九龙图、金鱼图、 荷花池、四大名绣等,举凡人物、风景、动物、花木包罗万象,使人眼界大开。

五十件国宝级珍品 一次购全

邱馆长表示,在收藏绣画以前,本以为绣花不过是八仙彩之类的工艺品,没什么珍藏价值。直到一九八七年,有一位朋友代理中国四大名绣,在台湾贩卖,请托代为鉴赏,岂料到中国大陆一看,即被《十二金钗屏风》那唯妙唯肖的技法所感,请夫人赶来鉴识后,虽所费不赀,仍决定收藏。从此“凤甲美术馆”便开始了丝绣的典藏。

过 了三年,邱馆长为了研究绣画,到苏州苏绣博物馆、苏州苏绣研究所、湖南湘绣研究所三个地方参观。这趟深度之旅,如入宝山,不仅买到了珍品,并让他对刺绣的 来龙去脉有了更上层楼的认识。

他观赏的这些丝绣作品都是国家拿来赠送外宾的高档礼物,然而,天安门事件之后,原本由国家所扶植的丝绣事业单位开始独立经营,计划将馆藏的作品出售。邱馆长当时心想:这些高妙作品恐难逃变卖、散至四界各地之命,不如将之收购,藏诸一处。经过一夜辗转深思后,便四处向大陆友人周转现金,悉数收购,计获五十件国宝级丝绣,满载而归。

凤甲美术馆特辟一间恒温、恒湿室,为将来的人,保存好这批人类的珍贵遗产。


凤甲美术馆董事长邱再兴先生与《九龙图》。

湘苏蜀粤四大名绣 各具特色

中国著名四大名绣:湘(湖南)、苏(江苏)、蜀(四川)、粤(广东)在清朝时期便享誉盛名,迄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清代绣品在宫廷及民间大量生产及广泛应用,各种创新的针法相继出现,刺绣工艺获得空前的发展,因各地风情不同,自然形成不同的风格特色。

●湘绣

神乎其技:双面全异绣

顾名思义,“双面全异绣”就是绣品正反两面呈现不同图样,甚至后来发展出四面全异等技术。全异绣的特点在于藏针隐线的巧妙。这种绣法是湖南省湘绣研究所黄淬锋等艺师们,从一九七八年率先开展,仅用三年时间研究,就创造了多种隐线方法和施针程式,形成了一整套的独特技艺。

李清照《绿肥红瘦》这幅作品深具创作性,绣画的意涵取自女词家李清照的《如梦令》,其词意:“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绣品中明显看出正反双面景致有别,其中巧妙之处更在于仕女的表现,这女子头发的另一面竟是她的脸,黑白之间,色泽分明,其藏针隐线的心思巧手令人称奇!此作品费时费工,加上失败率高,所以是唯一之作。


以李清照的词《绿肥红瘦》为题的湘绣作品。

《西施浣纱》绣图可以说是镇馆之宝。在透明的纱上面,西施拿着花篮在室外漂洗,不过是一个普通女子的模样,表现出她还未被召进宫时的生活情状。可是另一面的西施,便衣着华贵的待在宫 里,这边的窗纱与华服其相对位置的另一面却是杨柳,可谓匠心独具,令人啧啧惊叹。

活灵活现:鬅毛针法

湖南人对气势磅礴的作品有较多的琢磨,相对的苏州就比较纤细;同样是动物,猫、狗多为苏绣的题材,而狮子、老虎则在湘绣中有较多的表现。要绣老虎跟狮子,以前的平针等针法不容易呈现。所 以近五十年来,有个很重要的针法——鬅毛针法就在湖南发明了,这些富有生命力的狮子、老虎,及绚丽的孔雀正是用鬅毛针法所绣制出来的作品。“绣花花生香, 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这几句话正是形容湘绣活灵活现实物的特色。

鬅毛针法发明人余振辉女士认为,以传统平针技法绣动物的 毛发显得生硬,大家都讥笑它们叫做橡皮老虎。经历好几代的探索后,湘绣终于突破瓶颈,绣师余振辉集前人之大成,创造出鬅毛针法,她运用湘绣的掺针绣法的基础上,变换施针的方法使绣线呈散射状,并运用针线疏密粗细的不同交错,让它产生蓬松的效果。所以狮子等身上的毛发就显得十分逼真。

鬅毛针法 成为湖南之宝,湘绣中卖得最多的就是狮子跟老虎。像狮子的眼睛,竟用了二十几种色把它绣出来,所以观众无论从那个角度看,狮子的眼睛始终都看着你。

《老虎》此作品继承当年杨应修创作《草泽雄风》群虎方法,将群虎置于某种山水画而非花鸟画情境中,显现出大自然的生动神韵。画面上,近松苍劲,远松朦胧,山石峥嵘,一只斑斓猛虎兀然回首,雄壮威武。经由铺底、层层加绣的鬅毛针的技法,表现出毛发的厚度和质感,光泽异常丰富灿烂,高超技巧,引人向往。


湘绣《老虎》毛发的厚重有质感,光泽丰富灿烂。

作品《孔雀》由八个人、 绣了两年多才完成,其中最难得之处在于染色。它的金线、闪金分面有部份是用真的孔雀毛所绣,加上构图、造型实在无懈可击,看上去仿佛是真的孔雀,可谓绣画 中的极品。由于一九五零到一九八零年代的民风较为质朴,绣师较无经济利益压力,所以较能静下心来创作,相对的品质也较高,《孔雀》就是其中代表之一。(待续)

本文转自48期【新纪元周刊】“文化之美”栏目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