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传百年制面传统 阿舍师傅刘安峰专访

台湾有一句俗语“日来晒脚脊,雨来赚无吃。”阿晟食堂经营人、良圣生技董事长刘安峰,常用这句俗谚来形容作面人的辛苦。

他说,晒面需要阳光,艳阳下工作,常汗滴如水流,南台湾午后的“西北雨”往往来得又快又急,面收得迟一些,可能就成了面糊。尽管如此,他们仍坚持用阳光晒面,因为这样晒出来的面,不用加防腐剂就能长期保存,面条也才有自然散发的香气与Q劲。

看着刘董的真诚与朴实,很难想像他不仅是百年制面技艺的传人,更是曾红遍网路的“阿舍食堂”制面师的师父。其实,刘家手工制面已超过一世纪,传到刘安峰是第四代。

刘安峰的曾祖母是福州人,娘家本身就是福州面线世家,拥有道地的传统制面技术,和刘安峰曾祖父结婚后,夫妻俩就以制面为生,开启了刘家百余年的制面历程。

历史百余年 传承第五代
蕃薯厝艽号 转晟蕃薯台

良圣生技位于台南市永康区,旧址为“埔羌头蕃薯厝”。当时刘家制面没有招牌,也没有商号,就以门牌号码代替店名,人称“蕃薯厝手工面线”。如今虽然没有了蕃薯厝这个地名,但现在永康、新化一带老一辈人都知道“蕃薯厝艽号”是很出名的。刘董自豪的表示,就连前阵子风靡台湾的“阿舍干面”,其作面的技术也是他所传授。

他回忆,早期面粉的取得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当时曾祖父要挑扁担,走路到府城,即今天赤崁楼附近卖面线,再用扁担把买得的面粉担回家做面线。往往一趟路就要两个小时,来回就是大半天的光景。

第二代开始用日本时代的大铁马(脚踏车)载货,两脚踩着踏板载货送货;传到了第三代,“蕃薯厝手工面线”口碑广传,生意越来越好;刘家有了摩托车,在车后架上笼子,每趟总是把货装得又高、又满,见证了台湾经济起飞的荣景,也铺垫了刘家手工面线传承一世纪的深厚根基。

传到刘董,许多客户都在岁月更迭中成为忠实的老朋友,刘家制面有了更多的经销点。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他不但在制面工具、制程、制法、包装、配料上不断地进行研发改善,力求创新,还成立了“良圣生技”,整个行销方式也现代化,扩及网路行销与宅配服务。


刘安峰父子三人背后是长长的面条。(刘安峰提供)

如今刘家手工面线已经传至第五代。老二刘炯良大学毕业后读研究所,对生物科技学有专精,负责生物科技研发,他说:“希望在人体的免疫力有更多的突破,其实免疫力不能只靠药物,制面虽然是传统产业,但我们可以学习老祖宗的阴阳五行的养生智慧,兼顾思考如何应用生物科技,让产品更有竞争力。”

从5岁就跟在父亲身边制面的老三刘炯晟,制面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经验丰富,负责生产和销售。“刘家手工面线传承自福州面线,保有古早味,这种传统看似平凡,其实相当难得,如果没有真心体会,是无法坚持的。”


刘安峰(中)二儿子刘炯良(右)、三儿子刘炯晟(左),三人面前是刀削粄条。(刘安峰提供)

第五代二位接班人都期待将祖传的事业继续发扬光大,根据现代人对健康的需求,在食材及配料上导入生物科技。例如,有一阵子新流感流行,良圣生技研发了洋葱、韩国泡菜及香蒜口味的酱料搭配面食,以天然食疗的方式来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

对于新一代接下百年手工制面基业,刘董期望,年轻人要先苦而后甜,“不要怕吃苦,吃点苦不是啥坏事,只要脚踏实地的做,就会成功。”

每天都吃面 老吃也不腻

“前面有鱼池,后面有果子,旁边还有绿草皮,水果都是‘很慢的’(现摘的)。”风趣的刘安峰,总喜爱用台语诗句描述生活写照。


刘安峰。(刘安峰提供)

刘 董不但精通制面,也是个有雅兴的人,家里庭园中养鱼、种花、植树,还摆设了好多雅石点缀其中。“我的饮食起居很简单,每天都吃面,老吃也不腻,一天不吃面 就觉得怪怪的。煮面很简单、很快,我到院子里摘一些有机蔬菜、地瓜叶川烫一下,配面吃,就解决一餐了。棚上晒面,棚下种菜,省得除草,一兼二顾。”他谈到,吃自己做的面、自己种的有机疏菜和水果,加上修炼法轮功,身心一直健康。“我常引以为傲的就是,健保卡从A卡至今一格都没有用过。”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为,无求自得。”是刘董的座右铭。他强调,修炼是要人学会不执著,放得下,而不是不努力。“凡事要有一些计划,制面也是。要研究怎样制面,面条面线才会好吃。要如何来研发出对人体有帮助的面,要搭配什么食材免疫力才能提升,这些都要花时间去研究去动脑筋的。”

他还说,人要学会转念,才能坦然面对挫折与考验。“研发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失败与瓶颈,工作上也会遇到阻力,就是一步一步,慢慢去研究,这些都是必经的过程。”

面传数千年 不变是阳光

刘董说明,面要好吃有三个要素,最重要的是日光,“从四千年前世界上第一碗面(米线)开始,面条制作方法虽然有改变,然而唯一不变的是阳光,有足够的日晒,才能让面条散发出面粉的香气及面条本身的Q劲。”


面条制作方法虽然有改变,然而阳光是唯一不变的,晒面才能让面条散发出面香。(刘安峰提供)

其二是选小麦产地,不同地区出产的小麦制成的面粉有不同的筋性,制出的面条也会有不同的口感。熟知不同面粉的特性,才能做出各种好吃的面条。

醒面也是非常关键的技术,要“让面团睡觉,再叫醒它,要多次醒面”。根据不同温度、湿度去调整醒面的时间,面条才会Q弹有嚼劲,好的口感,令人吃了还想再吃。

制面步骤繁多,也有很多细节要注意,其中更包括制面者的经验与用心。“强摘的水果不甜,强迫的面条难吃。”没有经过一定的时间熟成,生产不出好吃的面条。

责任编辑:李霖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