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威登的传奇(二十)

奢侈品的危机

1929年的美国金融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全球进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曾经腰缠万贯的美国富豪们在金融危机中,财富被蒸发掉了,无力购买奢侈品。英镑惨跌,伦敦的路易‧威登旗舰店也被殃及。巴黎的状况也很糟糕,失业率攀升,企业倒闭比比皆是,卡斯顿感觉到威登帝国岌岌可危。

此时年迈的乔治退居幕后,但他仍监察着家族生意。1936年10月25日,像往常的午后一样,乔治在工作坊里巡视了一圈,他习惯检查次日运往香榭丽舍旗舰店的特殊订单,他查看着产品的工艺质量、包装和序号,什么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直至这一天,乔治53岁的儿子卡斯顿没有独自做过一个重要决定,老子做主的家风延续着。乔治向忠诚的打包工人致意后,关上办公室的门,最后一次缓慢地穿过天井走回家。刚跨过门槛,他就告诉太太在晚餐前要休息一下。当晚八点半,乔治离开了人世,享年80岁,太太约瑟芬悲痛欲绝。卡斯顿这样撰文纪念父亲:“他将自己的一生完全献给了家庭、工作和他挚爱的祖国。”

威登家族的第三代掌门人卡斯顿此时全面接手掌管公司,他亲自负责阿尼埃尔工厂的生产和巴黎旗舰店的顾客。他25岁的长子亨利则致力于开发公司商业贸易,并凭藉积累多年的经验,担负起监管伦敦、尼斯、嘎纳和维希分店业务的职责。

世界经济还未完全走出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来临了,卡斯顿手头的订单锐减,加之沉重的费用,威登帝国经受着倒闭的威胁。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卡斯顿的母亲约瑟芬,也是家族中最年长的家长,向其娘家求援。娘家巴特尔家族在二十世纪初以“巴特尔调味酱”闻名而积聚了一笔财富,1939年巴特尔家族给了威登家族一笔不菲的资产,据说是“几十公斤的黄金”,当时相当于几百万法郎,威登公司得以避免破产。

威登旗舰店设在维希政府的权利中心

1939年9月,当法国政府一向德国宣战,卡斯顿就带全家去法国南部尼斯避难了。只剩下出嫁的长女继续留在巴黎。1940年6月德国攻陷法国,当时的贝当政府宣布“停战”,并在纳粹德国提出的停战协定上签字。该协定规定法国一分为二,西北部是“占领区”,由德国管辖,南部是“自由区”,由法国傀儡政府治理。7月法国政府和议会在维希的花园酒店驻扎下来。路易.威登的店面就设在花园酒店的一楼。

几天之内,三万人涌进了这座温泉疗养城市,包括部长、外交官、政治家和军人,使维希的人口一下翻了倍。尽管这座小城有230家酒店,还是容不下所有的官员。带着家眷的官员被要求去数公里以外的酒店住,酒店的管理人员迅速地把酒店转变成了临时总统府和政府办公楼。

出于安全考虑,贝当元帅的机要秘书梅内特尔博士(Dr. Ménétrel)对设在花园酒店一楼的精品店进行背景调查,最后除了路易.威登旗舰店以外,其它的店全被赶出去了。在二战德军占领法国时期,凭着过去的好声望,路易.威登店是唯一一家精品店与维希政府所在地比邻。

卡斯顿.威登很快意识到他的维希分店就位于权力中心,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好机遇。他决定派30岁的亨利常驻维希,而自己管理尼斯的店铺,双胞胎儿子克劳德‧路易和雅克‧路易才17岁,留在尼斯的蓝色海岸。

德军占领区和自由区

战争并没有立即摧毁奢侈品行业。

卡斯顿明白自己不能立即脱身巴黎,因为那里的生意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在德占区的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上,出现了一批新“游客”,他们脚蹬皮靴,身着军服,臂膀上戴着纳粹标志。当时12马克能兑换到20法郎,德国军官们在参观了卢浮宫和艾菲尔铁塔后,会去商场狂购奢侈品,他们渴望拥有一切。法国著名摄影师和画家雅克‧亨利‧拉蒂格(Jacques Henri Lartigue)曾说:“当德国人谈起巴黎时,就好似提到他们刚得到的玩具一样。”他们的太太花钱如流水,买高级时装、内衣、手提包、香水和首饰。几天工夫,就把爱马仕精品店一扫而空。路易‧威登店里的女性梳妆品很热卖,包括带有象牙或玳瑁刷的梳妆盒,及华丽的首饰盒。大多数商家很高兴,因为这些“游客”都付现金。

位于自由区的尼斯,是巴黎艺术家、法国的富裕家庭、外国的百万富翁,以及崇尚浮华奢侈生活的人们集中地。不过尼斯也有许多难民、绝望的、甚至在破旧的旅店里自杀的人。

在维希,似乎歌舞升平,人们沉醉在鸡尾酒会的香槟和美色中。然而花园酒店的生活倒显得严肃、正规和严谨。亨利试图用不同的方法打进贝当元帅封闭的生活圈子。花园酒店被改建成好似一座堡垒,卫兵牢牢守着门,官员们和请求接见者在楼梯上、走廊上或电梯里被随时监视着。

坐落在花园酒店里的路易‧威登专卖店占据优良的地理位置,在酒店入口处和一家高档的烤肉店之间,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常常在烤肉店用餐。每当元帅出现,每当某个德国官员莅临时,或者是每周日早晨升旗时,威登专卖店的橱窗都会引来人群围观。每当酒店里举办活动,威登专卖店的照片总会无意地出现在报纸上。尽管对路易‧威登公司来讲,它的橱窗比任何的平面广告都有效,但是花园酒店毕竟现在不是人来人往的游客下塌地,所以维希的生意一直不旺。

撑过战争期间

当时的政府颁布了一条法令,从1941年1月起,禁止皮革贸易和皮革手提包的生产。这使爱时髦的女士们很失望,于是“毛皮换皮革手提包”的告示铺天盖地。为了规避禁令,皮具商们开始启用一些貌似稀有,但比较容易得到货源的毛皮,如:蟒蛇,蜥蜴,鳄鱼。幸好威登家族早已经在使用这些豪华皮料了,而且在疯狂年代就进口了大量的原料,当初是为了满足最尊贵和最善变的客户。1941年,阿尼埃尔的工厂还能继续生产毛皮行李箱和附件,要完全归功于战前的储备。而其它的时装公司就只能使用朴素的面料了。

毫无疑问,正是这批珍贵的毛皮储备吸引了德国人对威登家族的关注:在久负盛名的阿尼埃尔工厂里,他们用倾羡的眼光打量制作皮革和木头的工具及机器、皮革制品储备、送货车辆,还有花园的住家洋房。德国人居然决定不离开了。

卡斯顿的长女在二战期间一直坚守在阿尼埃尔工厂,她曾遭遇这样一个经历:“有一天,德国人来我家,没收了父亲所有的枪支。过几天后,战地司令给我打电话说家里还剩有一个武器。我很真诚地说没有了。于是他们征收工厂,占用祖母的房间,还通知我到那里报到。当天晚上我在屋子里到处寻找,最后在母亲的梳妆台抽屉里,发现了一个装在折叠口袋里的小左轮手枪,但它不是威登家的手枪。次日当一个军官来把我带到司令部,我事先把手枪藏在裙子的皱褶里。我自语道:如果让他们发现了,你就完了。离开司令部时,我笔直往前走了很久很久,然后我颤抖着把手枪扔到垃圾桶里。”

在战争期间,威登家族是否为德军效过力?出于自愿还是被迫?与维希傀儡政权的关系究竟密切到何种程度?这些都是灰色地带。威登家族的人都不愿意提起,亦无文字记载。只知道“工厂被德军占领,并被命令生产德军所需物品。”这是威登家族中一位成员以匿名方式透露的信息。

二战结束多年后,在卡斯顿和亨利合写的家族史中提到:“1940:从入侵到停战。阿尼埃尔工厂和巴黎专卖店被一条界线,把尼斯和维希专卖店切割开来,一定要撑下来。”这撑字似乎在暗示为了让家族事业存活下去,只好卑躬屈膝的度过那段时期。

路易‧威登工厂在战争期间没有一天停工,它饱经战乱的磨难,生存了下来。(待续)

责任编辑:德龙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