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难民的德国生活

实际上在伊拉克Abdulkareem曾有一份薪水不低的工作,家里有一套大房子,三辆私用车。但由于国内局势不稳定,伊拉克各派别争执不断,恐怖袭击、暴力事件每天都有发生,百姓无法安居乐业,与近120万位同胞一样Abdulkareem一家也不得不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乡,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家寻找希望。Abdulkareem先是到了叙利亚,然而在那里没有找到工作,后来一家人接受联合国一个救助项目的援助,被送往德国。当时共有2500位伊拉克难民被送到德国,其中127位被送往慕尼黑,里面就有Abdulkareem一家。

到了慕尼黑后,Abdulkareem一家先是被送往难民营,与来自各国的难民申请者一起居住在一栋大楼里,由于是联合国的援助项目,Abdulkareem的难民申请很快得到认可,开始在慕尼黑找房子,结果一找就是一年多。因为没有工作,很多房东不放心把房子租给领失业金的房客,再加上Abdulkareem家有一位行动不便的女儿,一些房子又租不了。就这样找房看房折腾了一年半,终于在慕尼黑东面市区Riem找到了一间59平方米的房子,每个月的冷租费用是1000欧元,虽然很贵,对六个人来说也很小,但至少有了家,Abdulkareem一家开始安定下来。对于Abdulkareem来说,在德国的身份与国内相比其实是社会地位的下降,在这里没有朋友、没有大房子、没有工作,只能靠失业金生活。

为帮助难民突破语言这融入社会的第一大关,德国政府为难民提供免费语言课程,通常是六百个学时。但Abdulkareem感到六百学时太少,上了六百小时的课程,虽然可以读懂很多部门的信件,也可以借助字典回复信件,但如果要进行对话聊天Abdulkareem感到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还是太少。由于要照顾残疾的女儿和刚刚满四岁的小女儿,Abdulkareem和太太每天大多时候都待在家里,就更少能够有机会接触德国人。Abdulkareem称,慕尼黑东部Riem区的一些德国家庭渐渐的搬离了该区,现在剩下的大多是外国人家庭,由于担心治安状况,警察经常在附近出现。

对于德国的社会文化和各种规定,Abdulkareem也感到不适应,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女儿是幸运的,第二代小移民融入社会的能力要远远强于父母,在语言能力上,两个女儿早已不成问题,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女儿们德语的流利程度已经超过了母语阿拉伯语,在语言上孩子已经成为了父母的助手。在学校女儿们跟同学相处的很好,很快就适应了另一种学习方式和氛围,或许孩子也能成为父母熟悉这个社会、熟悉这里文化的小帮手。

大纪元记者夏婉明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赵敏)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