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参加女儿毕业典礼 为孩子移民值了!

本周一晚上天下着雨,我参加了大女儿的高中毕业典礼。一晃来到加拿大已经第九个年头了,来的时候孩子只有九岁,如今出落成一米六七的大姑娘了,谣传还有了男朋友。当我坐在家长席上,浏览着那一张张天真烂漫的青春的脸,我感到若有所失又无限宽慰。

因为,和许许多多中国家长一样,为了让孩子远离大陆乏善可陈的应试教育,为了躲避中国教育臭名昭着的潜规则,我们中的许多人勇敢地用牺牲自己仕途、事业、理想的方式,换回了自己孩子本色的童年和跳动的青春。

孩子在临毕业的时候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谢谢你把我带到了这里。”有这句话垫底,一切辛苦都烟消云散了。

我对加拿大的教育制度没有做个仔细观察,我把孩子带到这里基本上属于“放养”。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基本上做好了准备受孩子“忽悠”的准备。说白了,孩子到了这边读书,父母也只能干瞪眼。所有情况都只能靠孩子通报。而孩子一贯的特点是只报喜不报忧。

有的时候,家长也想挑挑刺,结果发现大多数属于“乌龙”,以后就不敢再乱说乱动了,不然,会遭到孩子的奚落和挖苦。可见,“文盲”在任何地方都不受待见,还是要有自知自明。其实,即使孩子学业上真有什么问题,每个做父母的也没办法帮着解决。孩子也基本上也抓住了大人的这个弱点,经常在关键时刻吐出一堆英文叽里哌啦,彻底把大人搞蒙掉。所以,放养才是上策。任其自由发挥吧。

晚上七点钟仪式正式举行。400位毕业生加上至少600位家长把会场塞得满满的。毕业生们穿着毕业衫、戴着“毕业帽”,那范儿好像是大学毕业的样子。毕业生们列队陆续走进会场。落座后聆听师长们的讲话,学校歌咏队演唱了歌曲。校长和学生代表分别上台讲话,格式和中国中学里面估计也差不多。最后的环节,是所有毕业生排着队分别上台和校长握手。当每个毕业生走上台的时候,都会介绍一下各自的情况。比如考取了什么大学或者个人有什么规划。那些没有继续升学的毕业生们的计划也五花八门。有的说要开餐馆,有的说要旅行。无论考入常春藤学校的孩子或者准备个人自谋职业的毕业生,都一样得到了大家的掌声鼓励。我觉得这就是最让人感到欣慰的地方。

一个社会在鼓励年轻人学业的长进的同时,绝对包容孩子们自我的选择。社会对所有人的多元化成长,都打开了宽广的跑道。这样的氛围才最人性化。不像中国大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之后,又人头攒动地挤进千里挑一的公务员考场,搞得年轻人根本无所适从。

中国式的青年人成长环境,既无法培养独立的人格,又因个人遭际的问题常常对社会和人生充满怨愤,特别是青年人成长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会遭遇公权力的一次次伤害,而这些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复原的。庆幸我们在加拿大,让自己的孩子把这种人为的风险降到了最低。

少了些迷茫,多了些期待;少了些焦虑,多了份淡然;少了些苦读,多了点快乐。这就是我们第一代移民给孩子们的青春献上的最珍贵的礼物。是的,我们是做出了个人的重大牺牲,可是,任何索取都是有代价的。毕业典礼上看着孩子们在人群中快乐穿梭的轻盈脚步,我感到自己是个功臣,虽然没人给我颁发证书,但孩子的明天就是一个最好的奖品。

来源: 温哥华港湾

 
转自《看中国》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