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亭变“书房” 12岁女孩借灯光读书5年

浙江嘉兴市中医院附近,有一个四面漏风的电话亭,里面有一把破旧的椅子,却成了12岁女孩晓华的“书房”。

 晓华每天放学后,都会来到这里,借着昏暗的照明灯看书、做作业。这一幕在被浙江当地媒体报导后,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钱江晚报》等媒体报导,晓华的父母,是一对来自四川的环卫工,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晓华每天放学后,就会来到父母清扫的路段,在路边的电话亭里,安静的学习,等待着父母下班,一起回家。

亭子里只有一张捡来的破旧皮椅和一块沙发坐垫,却成了晓华的书桌和凳子。

12岁女孩在电话亭中读书,写作业(微博图片)

12岁女孩在电话亭中读书,写作业(微博图片)

晓华的父亲表示,因为他和妻子下班太晚,不放心女儿放学后一个人待在出租屋内,而且出租房旁边有一条河,曾经有孩子出过意外。几乎无人光顾的电话亭有灯光,至少还能遮点风雨。于是,从女儿一年级起,就让她在电话亭中学习,至今已经有五年。

晓华父亲回忆,女儿在电话亭学习,吃了不少苦。冬天黑的早,晓华要借着灯光写作业,少则一个多小时,多则两三个小时,经常冻的、浑身发抖手脚冰凉。夏天更加难熬,天气酷热、蚊子多,女儿浑身被蚊子咬的都是疤。

冬天黑的早,晓华只能借着电话亭中昏暗的灯光读书。(网络图片)

冬天黑的早,晓华只能借着电话亭中昏暗的灯光读书。(微博图片)

晓华的妈妈对媒体记者说,女儿从小体质就很差,一个月大概会有三次感冒,每次都要打很多针、吊很多盐水。晓华父亲觉得,这时因为妻子怀孕的时候营养没跟上,所以不管走多远,都要把女儿带在身边。

尽管晓华每天坚持学习,但她的成绩从四年级起开始下降。在最近的一次半期考试中,晓华四科中,有三科不及格。但小学毕业的晓华父母却无力辅导,于是有了让她留级的打算。

晓华父母表示,他们拚命工作,就是为了给孩子赞学费。他们的最大心愿是女儿考上大学,这样就有了出路,再不济也要在学校多读几年,可以在社会上少吃点亏。

女孩的故事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同情,但对于其父母的期望,网友们却大多表示“悲观”:

海南网友:“现在社会读书很难改变命运,读书上完大学了,那只有出来打工,杯水车薪啊!”

黑龙江网友:“在这个国度,读书或许改变命运,但会投胎一定改变命运。”

广西网友:“这是一个拼爹的时代,丑小鸭能变天鹅,是因为它的父母就是天鹅。”

一位名为“夏之郎”的网友作诗:

且借街亭作静庐,孤灯一盏自温书。
椿萱难扫人间梦,儿女还嗟日影徐。
断壁偷光思命改,残檐寄月任风梳。
胡敲纵使声嘹亮,少了提携亦是虚。

有媒体评论,从晓华的遭遇可以看出, 农民工子女读书的艰难,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使他们要花费比当地居民高很多倍的学费读书,这对于靠杯水车薪收入来维持生活的农民工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

凤凰网教育频道在探讨“穷孩子如何突围”的话题中指出:教育一直被认为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寒门子弟。但一项社会调查表明,农村学生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知识改变命运”曾是无数寒门子弟奋斗的动力所在,然而今天的现实却是,不仅知识难以改变命运,穷孩子能接触到知识的机会也在减少。“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正在被加剧和固化。

大纪元记者张天宇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高静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