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老外对中国“一见钟情”的“情结”

据大陆媒体报导,近两年能用《双截棍》《菊花台》和大家飙中文的外国人不在少数。站在中国选秀舞台上,一板一眼纯京剧腔的老外更是大有人在。有学者认为,那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内涵的吸引……

1、汉语

让我们看看北京交通大学留学生汉语之星大赛的冠亚军们是怎样学习中文的:越南女孩武玄绒在本科期间在越南学习中文专业,课余时间,她有读了《我的青春谁做主》等课外书。

去年8月,她初次来到北京,已经一点也不感觉陌生。她知道出租车是什么样子(越南出租车颜色不同),也会说几句正宗的北京话。“北京人表示同意不说行,说成。不说一起走,说一块儿走。”最让她兴奋的是看到了798和心碎乌托邦LOFT,“跟电视剧里一样!”

她还爆料,《还珠格格》和《西游记》在越南也很火,尽管它们讲述的是中国古代发生的故事,但丝毫不影响越南人看这两出戏学中文的热情。小武还有边查字典边聊QQ的习惯,用这种方法,她中文进步神速。

来自乌拉圭的马利安表示,他和其他留学生选择听《新闻》练耳朵,尽管播音员的语速对于他们来说稍显快,但标准的发音让他们羡慕得不得了。如今,留学生的耳朵灵敏异常,有些说方言的中国学生讲不好普通话,n、l不分,r、y不分,这几位留学生时不时还上前给中国人纠正发音呢。

马丁来自喀麦隆,他告诉记者,看电影、看电视也是他练习听力的法宝。

2、中国功夫

外国人喜欢中国功夫,丹麦人乔.埃施利曼,今年20岁。他习武已7年了,擅长棍术。他说:“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关于少林寺的影片时,就对武术产生了兴趣。学习武术,磨炼了我的意志。”

乔希米说:“我16岁开始学习汉语,特别喜欢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以后想当一名武术教练和翻译,促进丹中两国的文化交流。”

3、《孙子兵法》

在悉尼一家书店里,在一摞摞外文书刊中,一本红色烫金字中文的《孙子兵法》非常吸引眼球,书名译为《TheArtofWar》(作战的艺术)。奇妙的是,《孙子兵法》作为书店的热销品,竟然摆放在了一堆商业书籍之中,左邻右舍都是商业奇才的著作,以及《经济大萧条》等。

这让人们见证了《孙子兵法》在知识经济时代,被“知本家”们热捧的现象。参与现代经济竞争,同样需要《TheArtofWar》,“知己知彼”、“以迂为直”、“趋利避害”、“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字字千钧。

4、筷子与美食

使用筷子对中国人来说几乎是本能,可对外国人来说就是“技能”。而在美国却能把使用筷子弄成一个“说明书”,让食客在吃中餐的同时,还能充分体会到里面的“中国文化”。

5、针灸

给外国留学生在上中医实践课的一名中医科学院的李医生表示:“没想到来学中医的外国人那么多,我接待留学生团的课程都已经安排到明年了!”

从今年过完年李医生就一直没闲过:“来中国学中医的外国留学生团一拨接着一拨,刚送走了墨西哥团和德国团,现在又来了巴西团,紧接着还有好几个外国团,真是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啊。”

李医生说,最近一两年来中国学中医的外国人特别多,她已接待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中医学生团”了。留学生团主要来自欧美、中东、韩国等国家,而且越是发达国家留学生团就越多。但现在像摩尔多瓦等一些小国的留学生也加入了来华学中医的队伍。

6、京剧

京剧在外国演出总是备受推崇。在中国的不少外国人,也对包括京剧在内的中国传统艺术钟爱有加。人们不禁要问,难道优秀的传统文化自己不懂得欣赏,反而要“老外”来捧这个场吗?

……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