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坞陶风─叶刘金雄陶壶艺境”展,选出叶刘金雄60组作品,呈显艺术家“超写实”、“超自然”,与“极致写真”的创意元素。在作品成塑的进程中,叶刘金雄经由心与形的交互传达,眼与手的串连运作下,将国画中领悟的笔法,转换成创作的能量,突破雕刻的技巧,形塑陶壶写意境界的可能。
叶刘金雄1945年出生于台湾桃园县新屋乡。自幼即对艺术充满兴趣,新竹师范时期接受李泽藩大师的指导,1966年考上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成为李梅树大师的学生,主修雕塑之外,在国画与西洋绘画上亦扎下了坚实的根基。这一阶段的学习经历,奠定叶刘金雄在艺术创作的基础。
1968与1969年,叶刘金雄连续参加“台阳美展”,荣获雕塑组第2、第1名的佳绩。80年代在家乡桃园新屋成立“心坞陶壶工作室”,尝试树段陶壶的创作,以钜细靡遗的写实雕塑手法,来达到写意的境界,创作“极致写真”的枯木陶壶艺术。2003年荣获“国家工艺奖”陶艺佳作,并受邀参加总统府艺廊“桃园地方工艺展”展出陶壶创作。
叶刘金雄擅用紫砂陶土制壶,长期在生活中观察动、植物生长的过程,因此,他常以竹节、树段为创作发想,细腻的刻记枯槁的样貌,雕塑出壶身斑剥肌理的断木,与千疮百孔的竹节。在虚心的探索下,他体悟出竹、木肌理斑剥的表层,毫不隐藏地刻记着生命中所经历的风吹雨打,寂静地度过风霜雪雨中的自然岁月。本次展览中最重要的“枯木系列”,划时代地颠覆传统壶的型态,表现艺术家刻意凸显陶壶上醒目的生物,隐喻了生命于腐朽中窜生。
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
责任编辑: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