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国际大环境不乐观,恐怖袭击的阴影始终在,而难民问题更是深入社会各个阶层,但是德国消费者似乎并不受影响,大手花钱,从衣服到家具,再到电脑,是什么原因促使德国人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花掉呢?
2016年德国零售商迎来了开门红。根据联邦数据统计局的数据,德国1月份零售额比去年12月份增加了0.6。具体来说,1月份德国人在穿戴上消费增加了2.6%,吃喝上减少了1.4%。网购和邮购商零售额增加了2.6%,但实体店堪忧,营业额下滑3.8%。德国人买大件,例如电脑和家具的愿望都很强烈。

专家预计,德国人今年的消费信心一直看好。( Adam Berry/Getty Images)
到了3月份,消费指数意外增加了。纽伦堡消费研究协会(GfK)调查了2000名消费者,2月底公布了结论:3月份德国人消费信心会再增加0.1点,升到9.5。而早先经济学家预计,消费信心会下降到9.3。
消费研究协会的专家解释说,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市场稳定,就业者对涨工资持有乐观态度。该研究所称,从去年7月以来,对涨工资的乐观态度达到最高点。德国就业市场稳定,企业不断需要新人,所以就业者现在没有失业的威胁。不仅如此,还看好新一轮的劳资谈判,预计会加薪。一些工会,例如金属工业工会已经提出加薪5%的口号。即使工资涨不了那么高,因为目前能源价格低,通货膨胀也低,雇员的实际购买力还是增加了。
不过专家也看到了危机。除了难民潮和恐怖袭击外,他们还担心,能源价格长期下降是个双刃剑,长此下去会导致投资者撤离,最终造成能源行业大裁员。另外一个大问题是,新兴市场不振影响德国出口前景。德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是出口,中国、巴西、俄罗斯的经济发展疲软,令德国工业界担忧。
但这两点的影响并没有波及到一般消费者,因此普通德国人依然乐观地消费,花钱,买东西。
大纪元记者吉一斗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