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目前都表态,与美国一致,不派政府代表赴北京冬奥会。德国政府还未做出决定,但政治家呼吁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的呼声越来越高。
德国新任外长:将与欧盟统一立场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早已决定,不参加北京冬奥活动。一位总统发言人对德国电视一台的一档体育节目表示,总统没有计划去北京旅行。这位发言人还表示,这个计划是美国公布外交抵制的决定以前确定的。
德国12月8日才刚成立的新政府目前对这个问题持开放态度,新任总理肖尔茨(Olaf Scholz)表示,要仔细研究国际关系后再做决定。他预示,在顾及欧洲以及国际合作伙伴的前提下,做出决定。
绿党籍外交部长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在上任前就表示,鉴于中共践踏人权的劣迹,不排除抵制北京冬奥会的可能。上任第二天,她再次谈到这个问题,并表示,在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的问题上,德国将与欧盟一起寻求一个“共同答案”。
她的同事,绿党籍外交政策发言人诺利波(Omid Nouripour)认为,德国也应该像美国一样,抵制明年北京的冬奥会。
这位竞争绿党主席的候选人12月7日对柏林–布兰登堡广播电台(rbb)表示,“鉴于我们在中国目睹的大规模侵犯人权的行为,我们有必要释放一个明确信号。”

欧洲议会副主席、德国自民党籍政治家贝尔日前表示,应该全面抵制北京冬奥会,为维护人权挺身而出。图为她今年10月在柏林。(TOBIAS SCHWARZ/AFP via Getty Images)
欧洲议会副主席:为维护人权挺身而出
欧洲议会副主席、德国自民党(FDP)籍政治家贝尔(Nicola Beer)女士表示,西方应该向北京释放明确信号,她呼吁,欧洲“应该为维护人权挺身而出,全面抵制冬奥会”。
她对冯克媒体集团(Funke Mediengruppe)表示,欧洲不应该仅仅是跟随美国,因为“这是对西方最基本的要求”。她认为,2022年2月在北京举行奥林匹克冬奥会是“错误的地点,错误的舞台”。
这位欧洲议会副主席表明,鉴于中共“对维吾尔人所施行的残酷迫害,对香港和台湾进行的侵袭”,所以欧洲同美国一样,“不能放任北京一方面在冬奥会上肆无忌惮地作秀宣传,而在背后却又公然践踏人权”。
美国白宫12月6日宣布对北京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不派遣任何外交或官方代表参加,但运动员仍将参加比赛。白宫发言人明确表示,抵制的原因是“中共国在新疆持续进行种族灭绝,及其犯下的反人类罪行”。
紧接着,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英国都做出了同样决定。新西兰方面证实,将不会派遣政府官员参与奥运会,但主要是基于对疫情的担忧。
德国运动员:一个艰难的抉择
德国运动员对于北京冬奥会的态度不尽相同,有的运动员支持抵制行动,有的则表示还是会去参加比赛。
33岁的无舵雪橇女车手盖森伯格(Natalie Geisenberger)坦言,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她对体育节目巴伐利亚广播24(BR24)表示,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因为对运动员来说,奥运会是最大的事。”
这位无舵雪橇女车手表示,她个人如何决定无济于事,因为她不去,名单上就会换成另一个人的名字。“如果一个国家,假如德国奥林匹克运动联合会(DOSB)做出决定,鉴于我们在中国的经历,以及那里的人权情况,我认为这是值得考虑的。”她坦言,“这会是一个艰难的,但也是明智的抉择。”
不过盖森伯格的队友阿尔特(Tobias Arlt)却表示会去北京,他还梦想实现他的奥运梦。不过阿尔特表示,假如德国奥林匹克运动联合会做出决定,明确劝告运动员,不去参加比赛,“那我也准备好,不会去了。”
按计划,2022年冬季奥运会于2月4-20日在北京举行。
【大纪元2021年12月09日 记者余平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王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