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公布 德国文理中学八年制优于九年

近十年来,将文理中学(Gymnasium)的修业时间由九年缩减至八年,成为德国各州教育政策的主流。这项改革的推动,和其它政策改动一样,伴随着不少反对声浪。许多反对人士质疑,把原本九年内学完的课程内容压缩至八年,很可能会造成教学和学习质量下降。然而,以汉堡文理中学生为对象所作的“八年制与九年制学习成果调查报告”,很大部份澄清了这类疑虑,也因为这是德国首份以此为主题的调查,在公布之后,立即获得全德国媒体广泛的报道。

这一份在11月27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文理中学12年级生中学毕业生会考(Abitur)的成绩整体上并不比过去13年级毕业生差,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更好。这项调查的样本是2011年毕业的12年级,和2005年毕业的13年级的毕业生,比较学科为共同科目“数学”、“自然科学”和“英语”。在英语方面,12年级毕业生的平均分数比13年级毕业生还高,成绩前500名学生的平均分数,前者也明显优于后者。自然科学方面,2011年12年制毕业生则在最好的25%群体中,以及在“基础自然科学”测验中,有较好的成绩表现。数学方面,考题分为 “基础数学”和较难的“大学预科数学”两大部份,2005年毕业生在基础数学方面成绩较好,2011年毕业生则在大学预科数学方面表现较佳。

即使2011年毕业生的人数(4675人)比2005年时的3517人多了33%,而且在毕业生中,低文化程度家长(家庭书籍数不足100本)的比例从13%提高到27%,但平均成绩不但没有下降,甚至得以些微提高。这可能要归功于当初改革时也规定,每个学生自十年级起,在“德语”、“英语”和“数学”这三科中,要选两科作为“加强学科”,也就是说课程的难度加深。和旧学制时相比,汉堡现在有77%的文理中学生以“英语”为加强学科,旧学制时只有33%。以数学为加强学科者,旧学制只有12%,现在则有42%。也就是说,和过去旧学制相比,现在老师和学生投入在所谓“核心科目”的时间和精力比以前更多。

在德国,教育属于地方事务,文理中学从九年制改为八年制,除了前东德的图林根(Thurigen)从1949年起就实行八年制而没必要改动之外,在过去几年几乎在其它各州都得以全面推行。目前只有莱茵兰-普法尔茨州(Rheinland-Pfalz)还在过渡阶段,只有少数学校作为试点。此政策之所以能得到各地方教育当局的共鸣与响应,主要是政治家们出于对国家整体经济情况的考量。在人口结构面临高龄化与低生育率的双重压力下,缩短在学修业年限的最明显效果就是,年轻人可以提早进入就业市场,增加整体劳动人口和延长整体劳动时间。另一方面,德国虽然长久以来对自己的教育体系很有自信,但作为欧盟的成员国,也必须在教育事务上和其它国家接轨。过去几年推动的大学学制改革,就是依照欧盟的教育政策而制定。

另一方面,缩短修业年限,除了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更密集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压力,对老师的工作负荷也明显增加。由于学习内容不能减少,新学制的学生,自七年级开始,每周上课时数从旧制的30小时提高到33至35小时。

当政治家们以“在外国可以,我们为什么不能”的指导思想贯彻此改革主张时,来自家长、学生和老师的反对声浪一直没有减少过,他们声称自己的生活质量因此而下降。面对这种情况,民主国家的政治人物通常还是会做出妥协,比如石荷州和巴登州已经宣布将来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八年还是九年高级中学。

大纪元记者黄行义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刘明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