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伐利亚公爵Albrecht五世向来喜欢以支持科学发展自居,为了能在视觉上展示其公爵领地的重要性,Albrecht决定绘制一幅巴伐利亚地图。他将这个任务托付给了其在Ingolstadt上大学时的朋友Apian。那是1554年,时年23岁的Apian担任Ingolstadt大学的数学教授。尽管没有任何准备工作,也没有什么资金,精通数学和测量技术的Apian还是果断地接下了这个巨大的任务。
在同一年,Apian跟他的哥哥、还有一个测量助手就骑马上路,奔波在巴伐利亚5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即使今日开着全轮驱动的汽车,要把这一大片广袤的区域测绘完毕也绝非易事。而Apian三人一行仅靠步行和骑马,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来展开工作。他们得靠数步数来测量一段距离,有时也从过往的游客获得一些距离信息。借助一些测量工具,他能够在固定点上进行角度和方向的测量。
Apian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将各种数据详细地记录在他的簿上,然后根据这些数据绘制地图。巴伐利亚州测量与地理信息部部长Klement Aringer说,即使在今天看来,Apian的工作方式也是非常现代化的。他首先将测量数据收集在一个某种意义上的数据库中,然后以需要的方式将这些数据呈现出来,今天虽然使用更先进的工具,但工作流程还是极其相似的。

巴伐利亚州国立图书馆展出的Philipp Apian所绘的素描原件(许鑫/大纪元)

巴伐利亚州国立图书馆展出的Philipp Apian所绘的素描原件(许鑫/大纪元)

巴伐利亚州国立图书馆展出的Philipp Apian所绘的素描原件(许鑫/大纪元)
Apian的地图不仅仅是数据,而是还有村庄、集市及城市的素描。如果到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看看那里的展览,就可以发现,Apian简直还是个画家。在他的地图上,每个村庄或城市的标志不是今天固定的图例,而是当地最有特征的建筑物。在他的地图上,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山川河流,还有文化与风土。

巴伐利亚州国立图书馆展出的Philipp Apian制作的巴伐利亚地籍图(Landtafeln)之概览,图两边给出了各地的徽标。(许鑫/大纪元)
从1554年到1561年,经过将近7个年头,Apian完成了测量工作。之后,他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来绘制地图。1563年,他将一幅长宽各6米的大型地图呈交给了公爵。公爵将其视为国宝,马上将其悬挂在了皇家图书馆(今巴伐利亚国立图书馆)的大厅。可惜的是,原图在1782年被当作废品付之一炬了。幸运的是,Apian还制作了缩小版的地图,其朋友还帮忙制成了木版。这24张缩小版的地图被称为州地籍图(Landtafeln),直到今天,还被各地的年鉴中反复印出。

巴伐利亚州国立图书馆展出的Philipp Apian制作的巴伐利亚地籍图(Landtafeln)。(许鑫/大纪元)
Apian为了测量这幅地图可谓含辛茹苦,他们在路上遭遇过野生动物、拦路的强盗,住过虱子出没的旅店。测量工作有时也很危险,他的哥哥就在米斯巴赫(Miesbach)附近骑马时遭遇事故身亡。Apian将他哥哥殒命的地方以十字标注在了地图上。
因为笃信耶稣教,Apian于1569年被流放到了图宾根,直到1589年去世。
如果想亲眼看看Apian的作品和手迹、了解更多关于Apian的故事,可以去参观正在进行的巴伐利亚测量历史展,展览主题之一就是450年前Philipp Apian制作的大地图。展览地点:巴伐利亚州国立图书馆,慕尼黑,Ludwigstr. 16。展览持续到2月16日,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五10~18点,周六/周日13~17点。入场免费。
大纪元记者许鑫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