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希腊深陷危机时“古希腊”重新登台

 

更令大众兴奋的是,狮门影业卖座系列大片《饥饿游戏》(The Hunger Games)的拍摄团队已宣布,将推出至少两部荷马史诗《奥德赛》(Odyssey)的电影版。5000年希腊文化的主题展览“希腊人”(The Greeks)10月之前正在渥太华的加拿大历史博物馆展出。

从戏剧影视、文化界到公众,怎么会突然间对古希腊戏剧和史诗有这么大的热情?作为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学者,我完全支持重拾对地中海古文明的兴趣;但同时,为什么现在大家热衷谈论古希腊,也让我感到好奇。一种简单的回答可能是,现代希腊面临财政困境,显然使她成了举世瞩目的焦点。不过我认为,我们将目光投向古希腊文明,实则是因为她触碰着现代社会更关键的一根神经。

以我书写古代世界和制作相关电视纪录片的经验,比起古罗马或古埃及,我鲜有机会受命介绍古希腊:人们更容易“明白”古罗马,感受到它是我们历史的一个真实的部分(英国曾被古罗马帝国入侵);另一方面,古埃及则被看作完全异质的文明,因此同样引人好奇。这些文化很容易归类。

希腊呢?希腊文化是怎么一回事?是大胡子哲学家们围坐论辩,断柱残桓、身上涂着油膏的运动员,还是斯巴达勇士不时涌现的城邦大战?

事实上,从许多方面来看,古希腊的世界如同万花筒,令人难以把握:它的政治、文化、战争形态、艺术传统和方言散落在一千多个城邦、无数的部落和君主国;这些地域被群山分隔,也遍布爱琴海数不尽的岛屿。

这种丰富性,使我们无法简单地像对古罗马或古埃及那样加以清晰的归纳,或把握到他们与我们有何关联。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除了《角斗士》(Gladiator,2000,又译:神鬼战士)和电视剧《斯巴达克思》(Spartacus,2010—2013)以外,古希腊题材的影视作品都没获得观众的真正认可——想想《特洛伊》(Troy,2004)和《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2004)。

当然,希腊神话电影如《诸神之战》(Clash of the Titans,又译:超世纪封神榜)和《诸神之怒》(Wrath of the Titans,又译:怒战天神)票房相当不错,但其实是因为片中的幻想世界是按观众的期待来塑造的。《斯巴达300勇士》(300,又译:战狼300)也是同样——以漫画小说风格拍摄的古希腊历史也如同幻想世界。 

希腊人是谁人? 


索福克勒斯雕像(sonofgroucho/flickr)

古希腊人留给我们的政治、语言、戏剧、哲学、科学、艺术和建筑遗产惊人地丰富,使得他们名扬后世;不过,将所有这些事物联接在一起的,还是他们的发现精神。

依我看,古希腊很多时候并不是个让人舒服的地方:混战不休,动乱不定,但是这也使得它成为一个习惯于挑战现状和固有观念的地方。希腊人最伟大的遗产,就是对人们相信或自以为了解的事物不断提出质疑。如今让我们重新关注古希腊的,正是他们那种天马行空般的无忧无虑。

古典戏剧《安提戈涅》是讲述男人和女人、责任与爱情、固守与包容,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它挑战我们的是非观念,提示我们应该怎样治国,又应该怎样做臣民。戏剧《美狄亚》则审视了爱、复仇、正义和礼节等。我们不得不看着一个母亲为报复移情别恋的丈夫而杀死自己的孩子们,进而质疑她的错误决定。

《奥德赛》呢?这是个凡人得罪一位神祇、在诸神的帮助和护佑下最终“返乡”(nostos)的故事,你就知道为什么《饥饿游戏》剧组会被它吸引。(译注:曾是伊塔卡国王的奥德修斯在征战和流落中,其家庭和国家都深陷危机,随着他返回家乡才恢复了秩序。)但还不止这些,它是关于英雄主义、信念、坚韧、成长,以及找到归途和自我定位的故事。藉此,它迫使我们回过头来关注自己:我们真的知道我们是谁吗?我们对这世界是否适应和满意?

今天,在这颗乱象迭出的星球上,越来越多的人似乎失去了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或许一部情节设定在古希腊神话世界、以寻找真我为主题的电影,正是我们需要的。

作者简介:迈克尔‧斯科特是英国著名高等学府华威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又译:沃芮克大学)古典研究助理教授。本文原载英媒“The Conversation”和英文大纪元。 


厄瑞克忒翁神庙的女像柱。(Dennis Jarvis/Flickr) 

【附展讯】
希腊人如何带来西方文明:渥太华正展出希腊5000年历史宝藏

位于渥太华的加拿大历史博物馆馆,眼下正邀请观众领略5000年希腊的历史和文化。展览题为“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大帝”——从公元前6000年希腊大陆和爱琴海诸岛形成聚居群落开始,一直到始于公元前356年的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

这个展览是首次来到北美,500多件展品借自21座希腊博物馆,其中包括贵族战士的一组青铜和黄金头盔、黄金珠宝等装饰品。展览配有多个视音频、可触摸物件,整体设计也充满戏剧性。据博物馆介绍辞,“本次展览归纳出一个简单的道理:古希腊就在我们所有人的生命里。”

为什么这样说呢?考古学家兼作家琼‧布雷顿‧康奈利(Joan Breton Connelly)在2014年的著作《帕台农之谜》(The Parthenon Enigma –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West’s Most Iconic Building and the People Who Made It)中写道,古希腊人生活在“一个精神饱满而又焦灼的世界,被他们的自我中心感以及要使一切符合神意的紧迫感主宰着”。她继续描述古希腊人不断“受到战争、暴力和死亡的威胁”,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寻求神谕,并且努力臻于“最美丽、最高贵”。

展览按年代分为六个时期: 

古希腊文明的肇兴

第1区:新石器时代以降,到公元前4000年时,古希腊人已在制陶和冶金,此间米诺斯文明出现。展品包括陶器、壁画残片和金器。 


阿伽门农黄金面具。(Hellenic Ministry of Culture, Education and Religious Affairs)

第2区:涵盖前16世纪至前12世纪,此间迈锡尼文明(又称爱琴文明)发展起来,其书面文字刻在泥板上,成为希腊语的前身。据展览介绍,迈锡尼文明是今人所知最早的希腊文明。重点展品是一只精致的黄金陪葬面具,曾与带领希腊人攻打特洛伊的迈锡尼国王阿伽门农联系起来。 

荷马与帕台农神庙 


荷马雕像的古罗马复制品。(Hellenic Ministry of Culture, Education and Religious Affairs)

第3区:展示从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的过渡,伴随着迈锡尼王国的衰落,年代为公元前11至前8世纪,荷马及其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就诞生于其间。

第4区:公元前8至前5世纪,包括古风时期。此间,希腊文化在地中海、北非及黑海地区传播,出现了最早的一批希腊神庙,其中包括供奉女神雅典娜的帕台农神庙,而雅典卫城的重建同样是在前5世纪中叶。此区域的展品包括贵族战士的黄金头盔、黄金珠宝等装饰品,还有一尊年轻男子的大理石雕像堪称杰作。 

民主的诞生 


古典时期斯巴达勇士雕像。(Hellenic Ministry of Culture, Education and Religious Affairs)

第5区:古典时期是一千多个城邦在争战中共存的时期,此间出现了奥运会,哲学、戏剧和修辞学蓬勃发展,民主制度也诞生了。展览的亮点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著作的朗诵音频,以及实施民主制的工具,如陪审员的青铜选票。

第6区:聚焦统一希腊城邦的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及其子——20岁登基并征服古代世界的亚历山大大帝。展品亮点包括腓力二世价值连城的金银王冠、亚历山大大帝的大理石人像和皇后美达(Meda)的金冠。 


亚历山大大帝将希腊文明(包括希腊语)带入了东方各国。(Hellenic Ministry of Culture, Education and Religious Affairs)

“希腊人:从阿伽门农到亚历山大大帝”(The Greeks – Agamemnon to Alexander the Great)将在渥太华加拿大历史博物馆展出到10月12日。展讯部分由获奖作家和编辑苏珊‧海勒特(Susan Hallett)撰稿,原载“The Conversation”和英文大纪元。

责任编辑:林妍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