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184项、下放117项、合并13项。这次重点对投资领域、社会事业和非行 政许可审批项目,特别是涉及实体经济、小微企业发展、民间投资等方面的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并批准广东省〝十二五〞时期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试〞。 《南方日报》提出,政府职能转变关键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共的行政审批制度造就了无数贪官污吏,是中共各级官员以权谋 私、以权换钱的捷径,项目审批普遍存在暗箱操作等舞弊现象,成为滋生和蔓延腐败的温床与源头,掌握审批大权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违规审批,从中收受巨额贿 赂,大批落马的贪官皆获罪于此。同时,〝先批条子后批项目〞、〝马拉松式盖公章〞的现实严重束缚了经济发展。
在今年3月两会上,广东省委 书记汪洋说:目前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利益格局的影响,政府内部维护部门的审批权力,实际上也是利益格局影响改革的重要表现,〝首先是要从执政的党和政府 头上开刀〞。汪洋把矛头指向中央部委说:〝现在说到放权呀,影响到的不是广东的部门,很可能是中央的部门。改革放权这是个好事。我们可以先行先试。〞
在 5月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汪洋说:〝必须破除人民幸福是党和政府恩赐的错误认识,尊重人民首创,让人民群众大胆探索自己的幸福道路。〞汪洋指出:一个 好的制度比一个好的领导更重要,〝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坚决打破背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利益格局。〞汪洋提出,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坚决取消一 批、下放一批、向社会转移一批行政审批事项。
8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取消和调整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会议指出,广东省处于改 革开放前沿,经济社会发展正全面进入转型期,在广东省进行改革试点,对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 要示范意义,为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累经验。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帮助并确保广东省试点顺利推进。
资深媒体人王宇心分析,这次胡温当局推出行政审批制度重大改革决定,可以说是汪洋不断向中央喊话的结果,也可以说是他秉承了胡温的改革意图,这是汪洋早在广东率先试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部份,也是他把广东作为胡锦涛科学发展观试验基地的重点项目。
2009 年8月,汪洋在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启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2010年底,广东所有地级以上市成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要求加大放权力度,以〝小 政府、大社会〞模式为目标,大力推进政府〝瘦身〞、推行大部制、大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设施〝免收费〞,推动简政放权、政务公开、 司法透明等〝体制机制更新〞。
2011年,汪洋提出放宽民间组织登记注册,暂停新闻禁令,并以警车开道护航民工游行讨薪,默许数千村民大 规模游行示威。今年以来,汪洋树立乌坎村民选模式,首创中国〝政治特区〞,宣布在广东试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广州是第一批公开预算的大城市,率先在深圳推 动工会直选,广东21个地级市政法委书记均不再兼公安局长,广东首次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省委常委。
汪洋说,在解决利益格局影响改革的问题上,首先是要从执政的党和政府头上开刀。(网络图片)
最近,汪洋再度频频喊话:〝不是说财富增加他就幸福,你不公平,他没有幸福感。〞8月2日,汪洋到顺德区进行社会管理创新改革专题调研时说:〝不改革会在困 难面前走向衰落。〞他还专程考察顺德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要求政府职能部门不仅要减少审批事项和优化审批流程,还要加强跟踪和服务,使企业通过改革降低 经营成本,提升发展竞争力。
王宇心分析,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广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先试〞,是胡温为了确保汪洋早前在广东试行的相关 改革能顺利推进和深化,并是十八大后向全国推广的前奏。更为重要的是,这发出了胡锦涛团派推出的总书记人选汪洋接班的信号,标志着胡锦涛借薄谷开来案审判 击溃江派和保守派,已定盘由胡主导十八大布局。
在中共十七大,胡锦涛推举的团派下届接班人选李克强,被主导十七大布局的江泽民、曾庆红阻 挡,以太子党习近平领先取代。随后,胡锦涛调派团派嫡系、他的安徽同乡汪洋主政广东,发起新一轮〝解放思想〞,矛头直指江泽民的政治遗产〝三个代表〞。江 泽民则授意薄熙来大搞〝唱红打黑〞、〝重庆模式〞,清洗汪洋的旧部,对抗汪洋的〝广东模式〞。
面对江派的打压和阻力,汪洋在广东喊出〝杀 出一条血路〞,2009年反腐风暴围歼大批江派广东帮高官、政法系周永康人马,其中多人参与迫害法轮功,至少5名省部级高官被判死缓或无期徒刑。近半年 来,汪洋再掀起〝三打两建〞反腐风暴,挖出近两千名充当〝保护伞〞的政府官员,数百名官员被〝双规〞,其中江泽民内侄王荣主政的深圳有245名官员落马。 汪洋强调,反腐败〝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伤的勇气〞。
汪洋由此成为江派的眼中钉,薄熙来的倒台导致江派打压汪洋的计划挫败。《华尔 街日报》最近刊文解析薄的倒台与汪洋的崛起指出,汪洋才是走对路的人。而海外江系舆论并没有间断嫉恨贬低汪洋的放风,《南华早报》甚至在预测下届7常委名 单中,把这位《华尔街日报》认为最具竞争力的人选排除在外。但随着薄的倒台,团派主将汪洋在中共党内的声势与日俱增。
素以暴力镇压为手段 的江派主将、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最近罕见的对广东创新社会管理、处置乌坎事件、开展〝三打两建〞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显示江派已在倒薄中失势。在北戴 河会议前夕,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8月1日在显著位置,刊登汪洋的文章《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扎实推进幸福广东建设》。8月22日国务院高 调批准广东率先试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王宇心分析,在10位年龄尚未到限的政治局委员和常委中,江系贪腐〝血债派〞代表人物俞正声、张高丽、张德江,成为胡锦涛恢复7常委制的首要剔除对象,剩下的7位就是〝入常〞人选:习近平、李克强、汪洋、刘延东、王岐山、李源潮和刘云山。虽然这是团派 以4:3占优势的格局,但并不能保证胡锦涛团派掌权,唯有让团派总代理人汪洋接班总书记之位,胡才放心。
早在2009年10月,胡锦涛团 派就通过香港《争鸣》杂志放风:十八大高度分权格局基本确立,〝九常委制改小〞与〝胡以军委主席监国〞体制将出现,国家主席与总书记两职分开从此形成定 制,习近平部分接班。2010年4月,胡团派再通过香港《动向》杂志放风:汪洋是团派继李克强后推出的第二号总书记人选,李克强提前进入总理角色。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8月1日来到广东省军区,与省军区司令员、政委一起参加军事日活动。(网络图片)
近日,外界传出汪洋十八大将进入中央军委的消息。王宇心分析,〝这样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汪洋的言行往往代表了胡温的旨意,中共一贯奉行党指挥枪,汪洋十八 大接班总书记之位,则将晋升中央军委副主席。〞8月1日,汪洋罕见的来到广东省军区,与省军区司令员、政委一起参加军事日活动,身穿迷彩服的汪洋在射击场 进行了自动步枪和手枪的实弹射击。
在北戴河会议期间,胡锦涛安排薄谷开来案在胡的故乡安徽首府合肥庭审。8月20日,薄谷开来被合肥市中 级法院一审判决死缓,同案犯张晓军被判9年。重庆市公安局原副局长郭维国被判11年,刑警总队原总队长李阳被判7年,技侦总队原总队长王鹏飞、沙坪坝区原 公安副局长王智各判5年。这6人当庭表示不上诉。外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中共高层精心撰写的脚本。
薄熙来、王立军和被判刑的多位重庆市公 安局高阶警官,是薄熙来〝唱红打黑〞的主力人马。王宇心指出,〝薄熙来、王立军也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薄谷开来案低调审判显示胡锦涛试图减少党内震荡,同 时表明由胡主导十八大布局已尘埃落定。随后,胡温高调钦点汪洋率先在广东试行行政审批制度重大改革,与薄熙来长期对抗的汪洋理所当然将成为薄谷王案最大的 受益者。〞
目前中国经济的三大支柱进出口、国家投资、内需消费皆不振,制造业萎缩,经济全面下滑,大量代工厂倒闭或外迁。美国《外交政 策》称中国面临五大经济灾难:地方政府债务、社会动荡、财富外流、环境危机和通货膨胀。胡锦涛多次强调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受到中共腐败制度的巨大阻 力,而政治体制改革则受到以太子党为主的中共权贵利益集团的强力阻碍,加上贫富两极分化严重,经济〝硬着陆〞并带来社会动荡风险加剧,令中共政权朝不保 夕。
王宇心分析,目前中共面临的重重危机远比薄谷王案严重的多,催促中共亟须推行具有实质意义的政经改革,同时迫使中共高层十八大推出具 有改革意识的最高领导人。而今,总书记之位不仅仅是权力的象征,更是处在风口浪尖上,是中共这条破船还能驶多远、避免大的社会动荡的指望。太子党出身的习 近平言行谨慎保守,显然更适合接班国家主席。
他指出,胡温在十八大前夕推出行政审批制度重大改革决定,并钦点胡锦涛爱将汪洋率先在广东 〝试水〞,发出了团派总代理人汪洋接班总书记之位的信号。汪洋多年来的一系列大胆言论、观念突破、开明举措、改革实践,不仅表明他在十八大新领导班子最具 有改革意识,而且显示他的果敢、智慧与气魄,可望成为中共政经改革与和平转型的引领人。
新唐人记者李元翰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