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百多个致力推动汉堡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机构联合组成的非政府组织“汉堡未来参议会”(Zukunftsrat Hamburg),在11月17日公布了首份针对德国单一城市和地区所作的详细“可持续性”检视报告,对汉堡市民在各项生活活动中对自然环境的负荷作出具体的量化。该报告是英国的一家从事可持续性谘询的公司Best Foot Forward所完成。
鉴于多年来致力环境保护所做的努力,汉堡获选为欧盟委员会2011年的“欧洲环保首都”,也是至今德国唯一获得这项殊荣的城市。如果用科学统计数据来量化,汉堡人的生活方式到底有多么环保呢?汉堡市民作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我们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荷有多大呢?日前公布的这份调查报告有详细的解答。报告中对“食物的生产与消耗”、“商品消费”、“居家能源消耗”、“个人运输交通”、“废物废水排放”等各项生活活动所产生的资源消耗进行详细调查,报告结果对汉堡未来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道路上,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根据这次的统计报告,汉堡的“生态足印”值为5.17 gah,高于德国5gah的平均值。其中汉堡市民在交通运输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德国平均值66%。主要原因是在汉堡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人口较多,机场也离市中心不远,使得汉堡人搭乘飞机的频率高于德国平均水平,而和搭乘汽车相比,每个人搭飞机每一公里所制造的二氧化碳是前者的两倍以上。在居家能源消耗方面,汉堡每户平均消耗量在德国平均值以下,另一方面,在电力消耗上却高于德国平均值 28%,这是大城市的家庭用品电气化比例较高所导致。汉堡的“生态足印”值表示,汉堡人的生活模式还是给环境造成很大负担,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象汉堡市民现在那样生活,那需要将近三个地球的资源才能维持生态永续性发展。
“生态足印”统计法
该报告使用目前被公认的“生态足印”统计法。所谓的“足印”在这里就是表示“凡走过必留下足迹”。统计中,人们对各项资源从生产到被消耗的过程进行全程追踪。譬如来自阿根廷农场的一块牛排,最后在汉堡被吃掉,那么生产这块牛排的资源和对环境的负荷就会被算在汉堡的“生态足印”里。“生态足印”是以“全球平均公顷”(global average hectares,缩写gah)为量化单位,gah值越大,代表对环境造成的负担越大。如果在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之下,把地球的总表面面积所产生的供应人类活动的资源,除以全世界总人口,2007年得到的数据是1.8 gah,而世界的人均“生态足印”为2.7 gah,这也代表着,现今人类活动的资源消耗已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产能力,如果以这样的发展态势,地球资源消耗殆尽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若以国家为单位,美国是8gah,中国是2.2 gah,德国是5gah。也就是说,如果世界上的人按美国人那样生活,需要4个多地球的资源才能维持生态永续性发展。如果按德国人那样生活需要大约3个地球的资源。
大纪元记者黄行义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