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堡街头“中国眼”引质疑 专家吁警惕中共监控

自2025年9月起,德国汉堡市中心如汉萨广场、哈赫曼广场、绳索街(Reeperbahn) 和少女堤(Jungfernstieg)等热门地点,安装了69台来自中国海康威视(Hikvision)的监控摄像头,引发媒体及民众对数据安全及其潜在危险的质疑。

官方声称这些设备仅用于AI辅助的运动检测,但这些高科技摄像头内建面部识别、生物识别分析和人群追踪功能,随时可被激活。 作为全球最大视频监控供应商,海康威视的产品不仅改变了汉堡的城市景观,更暴露了中共监控技术在国际扩张中潜藏的严重风险,从隐私侵犯到人权滥用,再到国家安全威胁,这一“数字铁幕”正悄然蔓延全球。

中共在新疆实施“种族监控”

中共运用监控技术在新疆地区实施“种族监控”,带来巨大危害。海康威视的摄像头和软件被深度整合进当地情报系统,用于系统性追踪维吾尔族和其他穆斯林少数民族。 根据人权组织调查,这些设备可进行种族侧写(Racial Profiling),自动标记“可疑”个体,导致数十万人被拘留于再教育营。

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记录显示,海康威视的技术不仅用于侦测未经许可的集会和政治活动,还助长了强迫劳动和文化灭绝。

这种技术的输出效应已扩散全球。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海康威视摄像头被用于监视巴勒斯坦社区,强化种族隔离和镇压。 人权专家警告,这不仅侵犯个人隐私,还可能助长国际冲突,将中共的“数字威权主义”输出到敏感地区。

海康威视成立于2001年,为中共国有企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控股,2024年营收超过120亿欧元,产品出口至150多个国家。 其技术不仅能远距变焦、夜视成像,还能分析个人或群体行为。然而,这家企业的背后是中共政府的紧密联系,其产品被指助长威权监控,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谴责。

安全隐患层出不穷 欧美多国采取行动

面对中共监控技术的全球扩张,多国已采取行动。美国于2019年将海康威视列入实体清单,禁止其产品用于关键基础设施,理由是国家安全风险和侵犯人权。 2022年,美国进一步扩大禁令,涵盖海康威视和另一中国企业大华(Dahua)的所有监控设备。

英国于2022年禁止海康威视设备用于敏感地点,如政府大楼和警察局,2023年更要求全面移除。肯特郡议会于2024年宣布逐步淘汰其海康威视系统,原因是伦理和安全疑虑。加拿大于2025年6月命令海康威视关闭加拿大业务,视其为国家安全威胁。 澳洲和挪威也相继禁止其产品进入政府和军事设施。

在欧洲各国,尽管尚未全面实施对中共监控技术的禁令,但批评声浪高涨。欧盟议会于2021年移除海康威视的摄像头,理由是新疆人权问题。 爱尔兰于2025年调查显示,数千台海康威视摄像头仍安装在政府建筑、医院和大学,尽管其它国家已禁。 丹麦首都地区2022年禁止购买其产品,西班牙和法国则发出数据泄露和远端入侵风险的警告。

这些禁令和调查凸显了一个核心问题:中共法律要求企业配合政府数据共享,设备可能内建后门,导致用户数据流入北京。

潜在危险:从隐私到地缘政治的全面威胁

中共监控技术的全球应用不仅威胁个人隐私,还带来系统性风险。首先是数据安全:专家指出,这些设备易受远端操控,可能用于间谍活动或数据窃取。 中国企业如海康威视受《国家情报法》约束,必须向政府提供数据,这让欧美用户暴露于监视之下。

其次,人权危害延伸至全球:技术出口助长威权政权的镇压,如在非洲和中东的应用。隐私权利组织警告,这可能导致“监控国家化”,压制异见人士和集会自由。

最后,地缘政治风险不容忽视。中共通过“一带一路”推广监控技术,控制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强化其全球影响力。 汉堡案例显示,即使在民主国家,成本和整合优势也可能忽略这些隐患,潜藏“后门”激活的危机。

汉堡的69台摄像头仅是冰山一角,中共监控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将隐私危机和人权灾难推向世界各角落。国际社会若不加强审查,推动替代供应商,并制定严格法规,恐怕会造成难以想像的后患。

【大纪元2025年09月12日 记者王亦笑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周仁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