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这个月继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的麻生太郎参拜靖国神社后,21日开始,靖国神社举行例行春季大祭,首相

安倍晋三当天以首相名义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祭品。23日,由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组成的“大家都来参拜靖国

神社国会议员之会”168名成员集体参拜了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再次把这敏感的话题推到了风

口浪尖。本来预期举行的中日韩三国外交会议也因此而中止。

在我看来,参拜者没有真正意义上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去的,无非是为了日后的选举,为了自己的党派,为了

自己还能吃议员这口饭,想引起国人注意,增加人气而已。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先简单了解下靖国神社吧。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座神社,奉日本明治天皇之谕而建。前身是建于1869年8月

6日(明治2年6月29日)的东京招魂社,最初是为了纪念在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内战戊辰战争中为恢复明治天权

力而牺牲的军人。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时代以来为日本帝国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大多数是在中日战争(1937-

1945)及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募集兵。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

日本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神社也是日本天皇唯一鞠躬的对象。在二战后,遵循战后宪法政教分离

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

由于日本将二战中的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祭祀在靖国神社,尤其是自1978年以来神社的祭祀对象还包括了14

名二战甲级战犯,且从此日本政治人物开始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使得神社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因而被和平

主义者,反战人士,二战中胜利的同盟国,曾经遭受日本侵略和殖民的国家和地区,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的历史不过百余年,最初的教义是:通过祭祀来安抚冤魂,以免给人们带来灾难。但由于历史的

原因,这个祭祀之地却变成了供奉二战战犯灵位的地方,而且因为战后日本政府首相和议员等政界要人的参拜,

给本来就阴魂不散并且兴风作浪的日本右翼势力为虎作伥,同时也极大地伤害了曾经饱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广

大国家和人民的感情,引起了无数人的强烈愤慨。日本右翼势力可以说是日本帝国主义残存势力,其中大多数人

的罪行足以构成反人类罪。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截至2006年,靖国神社祭祀着约246.65万名在戊辰战争以来历次战争中为日本政府(或者,天皇)战死的人

(不包含幕府、西乡隆盛势力的战死者)。

其中14位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甲级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分别为:

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松井石根、木村兵太郎、广田弘毅、坂垣征四郎、武藤章、松冈洋右、永野修身、

白鸟敏夫、平沼骐一郎、小矶国昭、梅津美治郎、东乡茂德。

乙级丙级战犯2000名!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看到这个画面,很不是滋味。这不是走秀,这是实实在在出现在靖国神社的画面。那些经历过二战的日本老

兵中,还存在着长久军国教育的遗留。尽管有一些老兵承认战争中做过种种不人道的事情,但至始至终只能算是

个人行为,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国家的承认。因为如果承认了,那就等于那时候的战争完全是日本的侵略战争。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拜殿,是一般人进行参拜的地方,于1901年建立。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拜殿后面是本殿,是供奉神的地方,镜头和剑是神的象征。1872年由尾张德伊藤平左卫门设计建立,1989

年复原。本殿后面则是灵玺簿奉安殿,是靖国神社保管做神的人名簿霊玺簿的地方,于1972年建立。除了有关人

士以外,严格限制出入。两殿因为不对一般人开放,所以只能这么从栅栏外观望观望。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镇灵社,于1965年建立,供奉着包括明治维新“叛徒”和在伊拉克战争中战死的人在内的“万方诸国战殁

者”,没有公开给一般人;但是靖国神社为了强调它们供奉着甲级战犯和超越国界的很多战争牺牲者,2006年

10月以后开始向一般人公开。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明治维新,日本逐渐吸取西方技术,强化本国的实力,从而来摆脱当时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要知道,在历

史上,日本也是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明治维新后,国力日益强大,天皇的权力越来越大,从而其野心,欲望也就

越来越强大。区区的岛国已经满足不了东瀛之王,他把视线扩张到了欧亚大陆,而跳板则是朝鲜半岛和中国。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跟其他的神社一样,靖国神社也有许愿祈福的。看着那一串串许愿牌,在想,是向谁许愿?是向神灵,还是

向已逝的那些军魂?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游就馆,源于《荀子》〈劝学篇〉中“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的“游必就

士”之意而来,原文意思是:居住要选择合适的地方,交游要接近贤德之人,是以免入歧途,做正确的事。

游就馆是靖国神社内的一个战争博物馆(但博物馆法不适用于此),成立于1882年(明治15年),是日本最

初,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博物馆。

游就馆展览的主题是“战争”,主要有日本在近代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军人遗品、战时资料等约10万点,

军人遗影约5000枚。另外,日本进攻珍珠港成功后所发电报、战败后日本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自杀之前的遗书也陈

列其中。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今天去的时候,碰巧在举行一个展览活动。大东亚战争七十周年展!日本人说的大东亚战争,其实就是我们

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只是日本不承认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为了维护东亚圈的和平,而发起的战争。如果

真的是这样,那真是无耻的多管闲事!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看看下面这张海报。写的很清楚!里面展出的是那些为了保卫祖国牺牲的先驱们。保护祖国可以,但是保护

祖国,那到其他国家去吗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大厅里展出的二战时期的日军设备。战斗机用来侦察,轰炸。火车用来运送人,货。大炮自然是用来炮轰

的。积极吸取外来文化,引进技术,技术立国,技术强国到后来的战争,只在一念之间,一步之差。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李登辉亲日,那是很赤裸裸的。卸任后,在2007年6月7日访日期间,以私人身份到靖国神社悼念其兄长。李

登辉的胞兄李登钦(日本名:岩里武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日本海军士兵,被派往菲律宾参与马尼拉战役

时战死,遗体下落不明,后被日本政府作为阵亡军人入册靖国神社供奉。李登辉认为:靖国神社问题是中韩两国

处理不了国内的问题而编造出来的,日本的政治家表现实在太弱,靖国神社问题没有理由被外国人和外国政府批

评,日本祭祀为国捐躯的人理所当然。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出版的各类跟靖国神社有关,跟战争有关的书籍。在现在的日本,右翼势力还很猖獗。特别是在战败日,在

天皇纪念日等重要日子,都会看到右翼势力的身影。连警察都拿他们没办法。最近日本国会内还在讨论废除宪法

96条,增加日本军备力量等等,这些都是右翼势力抬头的明显表现。当然了,这也是执政党为了获得民心的一种

手段。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论是珍珠港事件,还是日本国内的硫磺岛,冲绳等等战役,被日本拍成电影出来。一看那电影,表现的是

日军顽强抵抗美军,英勇无畏的事迹。流露的是被侵略而反击的壮举。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军刀!日本军军官的象征。也曾是日军用这些刀子捅中国老百姓的工具。南京大屠杀比杀人游戏的,就用的

是军刀。杀人杀累了,刀子都钝了,歪了才罢手。留下的是堆积如山的冤魂,血流成河的秦淮河。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如果这里仅仅是神社的话,靖国神社的确是个休息,散步的好地方。宽敞,干净,绿化多。但是掺上军国色

彩,那味道就不一样了。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用红点点标记出来的是日本海军二战时期所到之处。从日本海一直延伸到南海。朝鲜半岛,中国,越南,菲

律宾等等都曾在日军的铁骑之下。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回来的途中又遇到这样一位。在这里,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真想上去问他一下,是否去过中国,是否

接触过慰安妇,有没有执行过三光政策。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留学生镜头下的靖国神社  
看得懂,但是不明白其寓意。

靖国神社在日本人的心里跟国内的烈士陵园一样。都是为了纪念那些死去的军人。只是靖国里相当一部分是

因侵略而战死的,当然了不是军人个人所能决定侵略的,主要还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有权者。

每次日本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参拜靖国,都会引起中韩的谴责。这周韩国政府就日本参拜靖国神社,已经通

过了议会弹劾决定。而我们中国,只有外交部口头上的抗议言辞而已。

参拜靖国,在历史角度上,我们是绝对反对的。但是在日本人的角度上,他们是觉得合理的。因为里面有那

些为国家战争而牺牲的军烈们。至少日本的官员,议员会去参拜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军人,军属。且不论是出于

什么目的,但至少他们去参拜了。

我们国家全国那么多的烈士陵园,从我出生到现在,还没看到过,听到过国家哪位高官去祭奠过陵园,哪怕

是送个花圈,献个花也行。还有因为国家新建设,而不断有遗址被铲平。

两者相比较,感触还是蛮深的。

一家之言,泛泛而谈,才疏学浅,且为茶余饭后之谈。

来源: 新浪博客

转自《看中国》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