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价压不住的背后原因

北京房价连涨国五条效果有限

2003年,位于北京朝阳区朝阳北路的珠江罗马嘉园一期开盘,均价5000元/平方米。近十年后的今天,其二手房价已经涨到均价30000元/平方米。

2013年3月底,中南海推出《国五条》意图严控房价。随后,北京市推出了号称最严厉的《国五条》实施细则,除限制单身人士购买第二套住房外,还要实施房屋转让个人所得税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

据中共官方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北京房价已出现11个月连续上涨,于2012年同期相比,北京房价已经上涨了13.4%,仅低于广州的13.7%名列全国第二。

大纪元记者以买家的身份与北京鑫尊房地产中介一名经纪人荣女士沟通时,对方介绍,目前对于非唯一住房的购买,为了避税可以采用阴阳合同、假离婚、减扣各种费用等办法躲避20%的增值税。

《第一财经日报》在报导中举例称,以21世纪不动产最近成交的一套已满五年但不属家庭唯一住房的二手房为例,按照区域最低指导价,该房源的网签价格为100万元,原购买价格79万元,扣除银行利息5.9万元、装修费7.9万元、本次购房营业税5.6万元、上次购房契税1.2万元,最终的差额为4000元,需要缴纳的20%个税仅为800元。而按照以前全款1%的执行标准,此房需缴纳的个税为1万元。

按照上述数据计算,购房者相比《国五条》细则出台前缴税还省了9千多元。《第一财经日报》报导称:“北京20%个税名存实亡。”

中共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张汉亚认为,地方政府对于“国五条”落实并不积极,其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对于当地房地产外需及房地产相关税收等依赖性较大。

政府卖地大赚同开发商玩数字游戏

据中原地产统计,截至2013年5月底,北京土地出让金收入达617.89亿元,接近2012年全年的土地出让收入。据中共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1月-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88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8.6%;土地成交价款2020亿元,同比增长10.6%。这意味着地方政府卖给开发商的土地平均价格上涨了21%!

2013年5月2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一副总裁大卫‧利普顿在北京称,中国政府债务已经占到2012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52万亿)的50%,即26万亿人民币。大卫‧利普顿表示,中国各地政府偿还地方债务的主要资金来源就是靠卖地。

由于压房价已经成了同当地官员官帽挂钩的政治任务,地方官员开始用行政手段硬压房价。5月27日,北京市“因故暂停”地块处北京三环内一块居住用地的挂牌出让活动。一位不愿具名的开发商人士对《财新》杂志记者称,该地块由于地理位置稀缺,成交楼面地价有望超过3.5万元/平方米,未来项目入市时的价格可能达到7万元/平方米。这无疑将助推所处区域的房价上涨预期。

地产界人士表示,地方政府“限房价、不控地价”的做法体现了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思路紊乱。北京土地市场一直供应有限,加之政府不愿在地价上让利,地价飞涨,继而推动房价上涨,“政府不去寻求解决恶性循环之源,却舍本逐末地强化抑制土地供应”。

“只要供不应求的局面不改观,所有手段都是数字游戏。”一家大型开发商负责人表示,他预期北京控制预售证、控制网签等手段可能会持续一年,但越到后面,供需矛盾会越加剧,房价上涨压力越大。

为“配合”政府压房价的需求,有开发商采取“拆合同”的方式,将精装房拆为毛坯房和精装修两个合同,以较低的毛坯房价格通过预售审批,精装修部份另签合同。如此,既可突破限价令管制,还能找到涨价新途径。5月以来,北京市场精装项目数量明显增多。政府与开发商在博弈之际,心照不宣地“配合”,共同完成限房价的“数字游戏”,最终购房者仍难逃脱涨价的命运。

政府印钱促房价持续上涨

促使中国房价高涨的因素,除了政府卖地价格一路飙升外,中共大量印发人民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直言:“截至今年3月底国广义货币(M2)余额达103.61万亿,十年翻六倍,货币超发量世界第一,占到超过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已成为全球货币存量第一大国。”

谢逸枫表示,“2008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用信贷急剧扩张的方式维系繁荣。但同时也埋下了货币快速贬值的隐患。当危机意识成为群体性反应的时候,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就会突然呈现出来,犹如一张美丽的画皮在刹那间脱落而露出狰狞的面容,令人猝不及防。2005年到2007年10月中国股市大涨,然后又从6100点跌到1600点。当股市无法吸纳(超发的货币)时,楼市自然成为另一个吸纳大量货币的“海绵”。房价快速上涨,调控也紧随而至。但国家一边调控,一边却加大货币投放,难以真正抑制房价。”

从2003年到2013年,北京平均房价上涨6倍左右,同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十年翻六倍惊人巧合的一致。

谢逸枫直言:“中国货币超量表面是发展中国经济,实质是抢劫老百姓财富。”

公务员福利房助推房价

5月9日,广西交通厅公务员人均拥有三套低价福利房的消息被曝光。2004年交通厅公务员用43万购买的一套220平方米的双拼别墅,到2013年4月售价已达到350万。

5月15日大陆媒体揭露深圳海关在海馨苑为其部门公务员营建福利房,由于位置良好,有业主当年20万购入的单位,日前叫卖450万。

国内财经人士吴知逢表示,根据国家公务员局的数字,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689.4万公务员,此外还有88.4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团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两者加起来是777.8万人。

吴知逢进一步计算,不止公务员能分福利房,其他非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企职工也能分到福利房。非参公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3000万左右,国企职工总数有数千万,当然,这两个群体的人员不一定都能分到福利房,但就算取一个保守的比例,比如10%,数量也是惊人的。

有海外中文媒体认为,中共五千多万干部拥有的免费或像证性付费的福利房是造成房价的成本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原因是,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统计,房产商付给政府部门的利润高达45%到60%。房产商向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大部份的干部福利房后,其成本必然要分担到一般商品房上。另外福利房的存在和房产不实名制,催生大批公务员及投机客屯房、抄房,不但使大量房屋空置,也炒高了房价。

国内著名财经评论人士时寒冰表示,“所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都由相关部委与地方政府执行,而他们恰恰是房价快速上涨的最大受益者:于私,他们的福利房可以卖高价,外加房地产扩张中的种种暗箱交易;于公,地价拉高财政收入提高,提升GDP,获得更多升迁机会。房地产调控政策,屡屡被化解,与此有直接关系。”

大纪元记者方涵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林锐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