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恶叫做“放弃思考”

悲哀的是,恶行主要来自那些从不思考正邪的人群。-Hannah Arendt

影片围绕一场举世瞩目的大审判展开,被审的人是德国前纳粹高Adolf Eichmann。他是二战时期犹太人大屠杀中“最终解决方案”的主要负责者,有着“死刑执行者”的称号。战争结束后他一直逃亡,直至1960年被以色列国家安全机关抓获,审判将于耶路撒冷举行。

从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后,Hannah Arendt整夜失眠,因为她自己就是这场浩劫的受害者。Hannah Arendt是德国犹太人,哲学博士,她曾师从海德格尔、胡塞尔、雅斯贝尔斯等哲学大家。由于犹太人的血统,她进过集中营。死里逃生之后,她辗转来到美国,经过15年的签证申请,最终成为美国公民。这期间她完成了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该书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书籍之一。

我从来未杀死过人,也从未下令杀人。-Adolf Eichmann

得知审判的消息后,Hannah Arendt前往耶路撒冷,对于审判过程进行采访报导。看到审判席上的Adolf Eichmann,她感到惊讶。这个恶行罄竹难书的罪犯,并非三头六臂、穷凶极恶,也不是《浮士德》里那个伴着火焰和鲜血出场的恶魔,他完全是一副平庸的面孔,半秃、苍白、猥琐,面对众人直出冷汗,还时不时地要擦一擦鼻涕。

Adolf Eichmann为自己辩护的逻辑也极为简单:下令杀人的不是他,他只是服从命令,他既不想杀人,也从未亲手杀过人,充其量只能算是杀人者手中的枪,是被人利用的工具,所以他不是罪人。当然以色列法庭不会接受这一套,他最终于1962年5月31日被处以极刑。

对于审判者而言,Adolf Eichmann的罪行不容任何狡辩,他的下场一定是死刑,至于他究竟错在哪了则无人追究,然而这一点正是Hannah Arendt所苦苦思索的。

我希望思考能带给人力量,从而在关键的时刻阻止灾难的发生。——Hannah Arendt

回到纽约后,Hannah Arendt分五次在著名杂志《纽约客》上发表了《耶路撒冷大审判纪实:平庸的邪恶》。文中她提出了一种在当时振聋发聩的观点——不会思考的邪恶。

她指出,“像Eichmann这样的纳粹罪犯所引出的问题是,他坚持这些不是自己个人的主观行为,似乎觉得没有人应被惩罚,也没有什么需要被宽恕。” 只要把思考的责任推给别人,自己便能独善其身,安然处于正确或错误的辩论之外。正是因为这种观点,正是因为对于“权威”谁都采取服从态度,泯灭人性的大屠杀才得以成立。

“这典型的纳粹借口,让我们明白,在世界上有一种恶是无名之辈所犯的……这些人拒绝让自己成为有个性的人类……在拒绝成为人类的同时,Eichmann也将这种能够成为真正人类的能力完全抛弃掉了,这种能力就是‘思考’。因此,他再也不可能有任何道德观,思考能力的缺乏使许多平凡的普通人容忍自己做出各种残忍的行为……我希望思考能带给人力量,从而在关键的时刻阻止灾难的发生。”

是的,思考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些人会失去思考的能力,有些人则在思考之后选择麻木自己,希望能够侥幸置于是非善恶之外。然而,正如Hannah Arendt所言,这种思考能力的缺失,本身就是一种邪恶。
大纪元记者王亦笑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林晨曦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