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他们能战胜死神?揭开癌症存活者的秘密

癌症恐怕是现代人最畏惧的一种疾病,尤其末期癌症,很多病人在连番的检查、追踪与治疗的反复煎熬下,依然难以得救。然而,世界上却有一些医院宣告不治的癌末病人,打破医生的预言、奇迹式的痊愈。这些人究竟有什么秘诀?

台湾有位叫李欧(笔名)的抗癌斗士,四年前诊断出鼻咽癌四期C(末期之末),2年存活率仅10%。如今他依然健在,体力甚至比罹癌之前还要好。李欧是如何抗癌成功的?他说,他之所以能活到现在,九成是靠“乐观正面的心态”,加上每天运动,医院的治疗则是辅助。

李欧说,在抗癌过程中无论遭遇多大痛苦,他始终不把自己当作病人,他把癌症看成“重感冒”,每天照常上班、做家事,到医院回诊也是一个人去。他以“勇者无惧”、“相信就会有奇迹”两句话来自励和励人。

心灵是治愈癌症的关键

许多抗癌成功者给人的印象,似乎都是像李欧这样“既自律又看得开”的人。那么,这种面对疾病乐观积极的正向心态,对于疗愈癌症究竟有多大的作用?以下我们就来看看,三位专门研究癌症存活者的专家所做的观察与解读。

冈本裕医师

日本恶性肿瘤专家、e-诊所负责人冈本裕曾做过一项问卷调查,他们请诊所内治疗后痊愈的101位癌症病人(多数曾是第三、四期患者)回答一个问题:请他们从问卷的10个选项(关键字)中选出一项,来说明自己与那些癌症恶化的患者之间的“决定性差异”。

这10个关键字分别是:医师、家人、朋友、资讯、治疗法、饮食、思考模式、努力、运气、其它。

结果,得票最高的关键字是“思考模式”,其次是“饮食”,而其余八项的总得票数不到总数的一半,且令人诧异的是“医师”的得票数竟不到3%,甚至比“运气”还低。此外,如果答案可以复选,几乎所有癌症存活者都会将“改变自己”有关的选项列入癌症治愈的决定性要素当中。

冈本裕认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自愈力,它是最终治好癌症的主要力量,所以想要抗癌成功,患者首先要认清“自己才是治疗癌症的主角”。他说,那些病况转趋恶化的病人多半是不太愿意改变自己、无法自立、完全依赖医生的人。

凯莉·透纳(Kelly A. Turner)博士

美国癌症研究者凯莉·透纳访问了一百多位癌症完全缓解者(注:癌症全面缓解 [Radical Remission] 的定义是:任何在统计学上复原希望渺茫,却得到治愈的癌症),并分析一千多个癌症完全缓解案例,她运用量化研究仔细与反复的解析这些资料后,发现所有完全缓解者几乎都具备以下九项共通因素:

◎ 全面改变饮食
◎ 运用药草与补品
◎ 掌控自己的健康
◎ 依循自己的直觉
◎ 释放压抑情绪
◎ 增强正向情绪
◎ 接受社会支持
◎ 深化灵性连结
◎ 强烈的求生欲

透纳在其著作《癌症完全缓解的九种力量》(Radical Remission:Surviving Cancer Against All Odds)中说,这项研究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受访者最常提到的九项因素只有两项(全面改变饮食、运用药草与补品)属于身体层面,其它七项本质上都是情绪与灵性层面。

洛萨·希尔尼斯Lothar Hirneise

德国癌症自然疗法专家洛萨·希尔尼斯曾游遍世界各地,到处寻觅各种成功的癌症疗法,他访问过许多医生与末期癌症存活者。经过多年的研究,他发现,所有成功治愈癌症的方法都包括以下三个因素:

◎ 转变心灵(涵盖100%的存活者);
◎ 改变饮食(涵盖80%的存活者);
◎ 彻底排毒(涵盖60%的存活者)。

希尔尼斯在接受Ode杂志采访时说:“我去过的每家诊所都一样,没有例外,这就是克服癌症的人做的事。我看过癌症已扩散到骨头、脑、肺和骨髓的临终病患,他们后来好转了。”

如果方法这么简单,为什么在全世界癌症治愈的案例那么少?因为“成功需要纪律和努力,病人必须行动起来、主动积极、抱着正向的抗战心态。”希尔尼斯说,可惜大多数癌症病人都选择走一条轻松的路(意指把自己交给医院、仅仅依赖外力):化疗、放疗或手术,这就是癌症患者很少能存活下来的原因。

希尔尼斯认为,所有人都能找到癌症的解法,但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要有无所畏惧的自信心”。

压力是癌症的祸端

“肿瘤不是你的敌人,压力才是问题的元凶。”希尔尼斯指出,癌症起源于压力,“没有压力,就不会得癌症”。他发现,很多癌症存活者在康复之前,其生活都有大幅的改变,他们都“跳脱了系统”(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也许是辞掉工作,也许是搬了家,也许是出国等等。希尔尼斯称之为“系统变换”,换句话说,这些患者都以某种形式摆脱了自己的“压力”。

透纳研究的完全缓解者也有相似情况,她说,这些缓解者在罹癌之初,会强迫自己做些逃避恐惧、带来欢乐的事,他们刻意增加这类活动来转移压力,一点一滴提升日常生活中的快乐指数。这些令他们开心的事能产生类似止痛药的效果,明显改善他们的情绪。

至于哪些压力会危害健康?希尔尼斯说:“关于压力型态的论点,身体上的、心理上的,众说纷纭;但是对细胞而言,不管压力来自哪里都一样(有害)。”

研究指出,心理上的压力(如负面的情绪、压抑的情感)和生理上的压力(如不良的作息、摄入环境毒素)都会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影响消化、泌尿、生育等许多器官的功能。大多数人都有经验,压力大的时候,会觉得不舒服,甚至生病。但具体原因何在?压力到底在人体内部产生了什么生理变化?

知名发育生物学家、表观遗传学先驱布鲁斯·立普顿(Bruce Lipton)博士认为,人类的基因就像电脑程式,这些程式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负责生长;第二类负责防卫。人体会根据遭遇的情境与刺激,来判定哪些基因需要启动。

例如,当人感到喜悦或当细胞遇到养分时,就启用“生长基因”来滋养身体,身体会进入“休息与修复”模式,进行消化、修补与排毒的工作;反之,当人感到恐惧或当细胞遇到毒素时,就启用“防卫基因”,身体会进入“战斗或逃跑”模式,此时血液会从重要器官流向四肢,免疫系统会暂时停摆。

但是,人体的这两种生存机制基本上是互不相容的,亦即,身体不是处于“休息与修复”模式,就是处于“战斗或逃跑”模式,两者无法同时兼顾。简单比喻就是:细胞不能同时前进和后退。

当一个人长期处在压力之下,例如经常感到恐惧、忧虑、沮丧,或者天天吃有毒的食物,身体将不断的“战斗或逃跑”,致使免疫系统停工、营养不能吸收、受损细胞无法修复。立普顿在《信念的力量》(The Biology of Belief)一书中说:“持久的防护反应会抑制维生能量的制造。⋯⋯你可能真的会因为让生长完全瘫痪而‘吓死’。”

战胜癌症:找出压力根源 保持正面的心

希尔尼斯说:“对有些人来说,解决压力的方法是改变饮食,因为他们(最大的问题是)饮食不当;但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却要从心理、心灵方面去下功夫,因为也许问题是出在他们紧张恶劣的人际关系。为什么某种好的食疗法未必对每个人都有效,就是这个原因。⋯⋯因为这跟压力来源有关。”

透纳的研究也同样指出,虽然每位缓解者都运用了九项共通因素,但每个人的着重点却不尽相同。例如,有些人需把治疗重心放在饮食,才能得到疗愈;有些人需专注于释放深藏的愤怒情绪;有些人需把重心放在使用药草为身体排毒;而有些人则需面面俱到。

因此,“癌症治疗的重点是看一个人的整体,也就是说:要真正去了解一个人。”希尔尼斯说,当癌症病人来找他时,他会先和他们谈话,有时候要谈上几个小时,目的就是要找出患者压力的源头、他们真正的症结点。

希尔尼斯说,每一位病人罹患癌症的原因很可能不同(即便是完全相同类型的癌症),如果癌症患者愿意追查自己的病因,真正想要改变,那么,即使是性命垂危的人也能康复。他建议癌症病人: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处境,始终都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因为它是对免疫系统最有益的东西。

希尔尼斯提到,当他与那些癌症存活者在一起时,都非常开心。他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贪婪、金钱和性在统治著世界,癌症存活者就是唯一对这些事物没兴趣的人,跟他们聊天时,就像在跟教皇或德蕾莎修女说话一样。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他们活在当下,他们的生活跟世界上其他的人截然不同。”希尔尼斯如此诠释。

【大纪元2018年08月21日 记者李小奕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李清风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