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春联闹

又到中国农历新年。过此年可是不得了的事,虽然全世界都以阳历新年为大,中国人却不怎么以为然--阳历年只是挂历旧换新、签单注意的日子,阴历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年。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信服我的说法。因为中国人过年的概念,远超出纪念日子的涵义。

新年开锣!

每年一进腊月,就没几个人正经干活儿了,别说吃着皇粮的公务员,忙着上班溜号采购年货;当官的忙着团拜、送温暖;打工族着急上火对付倒票黄牛党;就连营利为先的大小老板都身心懒懒,上不起劲做生意(百万大单除外啊!),好像过年才是最想的买卖。也是,忙叨一年了,就是驴也得歇歇吧?何况过年还有那么多盼头。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年从腊月初八(俗称腊八)的腊祭就开始了,当然很多地方是从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升天(祭灶)算起,俗称过小年,然后是年三十(除夕)、年初一、破五、一直到正月十五闹灯,才告结束,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要不央视年年鼓捣歌功颂德的“春晚”,意图寓“教”于乐。不幸的是,这个党国宣传部的倒楣孩子,连年惨不忍睹,稳列最差节目排行榜前茅。

虽说“被看春晚”常常打击国人过年的情绪,不过汉族和不少少数民族自古都有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拜神佛、敬祖祈福、高跷舞狮、龙舟灯谜为主要内容,外加大吃大喝、走亲串友,满街人味。

只要有中国人居住的地界儿,一到过年,放鞭炮、挂灯、庙会、酒席……数不尽的热闹,不光中国大陆,台港澳、亚美欧……再看那大陆春运高潮,亿万老乡千辛万苦一年一回、拚死也要赶回家的镜头,让颇为壮观的穆斯林麦加朝拜都黯然失色,强大党国的一切国策、档也只好通通靠边。哪个不识相,这会儿发档,就算是爆发第二次“抗美援朝”,爱“国”档也一定会成为村干部蹲厕所特供纸。

对了,一兴奋差点忘了,春联才是本文的主题。“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就是人们首先送给灶王爷的对子,当然,光拜不灵,灶王爷见着玉帝会闭嘴,要给爷嘴上抹上糖稀,才能开口甜言蜜语是吧。也不知哪朝哪代的哪位,是生意脑瓜子灵光还是嘴馋,发明了糖官儿,中国老百姓祭灶王就都跟着吃糖官儿,当然孩子们最乐。

对联溯源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专为过年写的。因为主要是贴在门框、厅柱上,雅名叫楹联,楹就是厅柱,俗名叫“门对”,“对联”、“对子”。对联通常文字工整、对偶、简洁、精巧,是中华方块字独有的表意形式,而且好对子真的很学问。

每逢过年,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框门楣,增加节日喜庆气氛,也表达个心愿,图个吉利。

过年贴春联的民俗,据考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宋史.蜀世家》载:我国最早的春联是后蜀主孟昶除夕所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古书上说,春联的原始形式叫“桃符”。

相传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棵枝干曲折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枝弯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山里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树梢上有只金鸡,每天清晨报晓时,夜晚出游的鬼魂必赶回鬼域。大门边站着的两个神人叫神荼、郁垒。哪个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神荼、郁垒就会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看山的猛虎。因而天下鬼都怕神荼、郁垒,桃木亦有“鬼怖木”之称。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俩的模样或刻他俩的名字,放在自家门口镇邪驱鬼。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宋代就开始盛行。

后来人们又开始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过年之前贴在门、厅,一以镇邪,二则表达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用以表达祈求来年丰盈福运的良好心愿。贴春联蔚然成风。

古联轶事

好春联不仅有学问,而且很有趣。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还常鼓励臣下书写。某年除夕他还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太祖微服出巡,看见满街春联十分高兴。而行至一户人家,却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
原来主人是个屠夫,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大笔一挥,写就“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送给了这户人家。

有几则网友辑录的故事,也颇能生动地传达中国对联之妙:

1.东坡结舌

苏东坡一生好学不倦,这与他少年时所领受的教训有密切的关系。

话说苏东坡出生书香门第,博览群书,聪明过人,常常得到人们的赞扬,于是,渐渐地骄傲起来了。一天,他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得意洋洋地贴在大门上。

谁料,对联贴出来没几天,就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儿手里拿着本小书,找上门来,说是特地登门来向苏公子求教的。苏东坡也不介意,可是接过书本一看,顿时目瞪口呆--书上的字,他竟然一个都不认识。“这……”苏东坡张口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老人却谦恭地说:“请苏公子赐教!”

苏东坡面红耳赤,认错道:“请老先生原谅小生一时狂言!”随即提笔在上下联联头各加两个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2.秦桧夫妇互相吐槽

害死岳飞的秦桧是个千古遗臭、万人唾骂的卖国奸贼。清代的阮元曾经模仿秦桧夫妇二人的追悔口气写了副对联,贴在西湖边岳飞庙铁铸的秦桧与王氏跪像上: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致若是--秦桧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王氏

3.王羲之急智

有一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从山东老家移居到浙江绍兴,正值年终岁尾,王羲之写了一副春联贴在大门两侧:“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不料因其书法盖世,为人所景仰,此联刚一贴出即被人趁夜揭走。王羲之知道了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贴出去:“莺啼北星,燕语南郊。”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

这天已是除夕,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急得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写完后,让家人将对联剪去一截,把上半截贴了出去。夜间又有人来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竟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尽管王羲之是名家,也不能将充满凶险预言的对联揭走贴自家门上啊。揭联人只好叹口气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亲自出门将昨天剪下的下半截分别贴上,此时已有不少人围观,大家一看,对联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遂齐声喝采。

4.蒲松龄损财主

清朝,山东淄川有个贾财主,腊月三十请小说家蒲松龄写门对,蒲松龄写了“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谁知他一听火冒三丈:“他妈的穷鬼增什么寿,要增寿就该我娘增寿,改!”大年初一,人们看着财主门上的对联,笑得说不出话来,原来,蒲松龄将那对联改成“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

其他名联

此外,尚有许多名联佳对,如康熙大帝题北京戒台寺中:

  禅心似镜留明月;
      松韵如篁振午风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清光绪举人赵藩题成都武侯祠: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对。

二十多年前我去昆明,登上西山大观楼,望见天蓝蓝、云白白、脚下滇池烟渺渺,再读清代孙髯所题、180字长之“古今第一长联”,感觉就是不同: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黢,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手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其实还有更长的,在武昌黄鹤楼,共350字,是真正的古今第一长联。由于原文甚长,怕您没读完脑筋就拧了麻花,在此就暂略不表。


(AFP/GettyImages)

责任编辑:李霖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