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父母热门话题:送孩子到美国读中学

中国留学生的成绩只是全球平均水平

在美国的“洋高考”,一般指的是美国大学入学申请时参考的两项学术考试,即学术能力水平测验SAT(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和American College Testing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美国名校对两种考试的效力都认可。据财新网报导,2010年,参加SAT考试的人数有159万,参加ACT考试的人数有156万。 在中国,绝大多数准备就读美国高校的学生,都选择相对偏文的SAT考试,在北京新东方学校,目前报名参加SAT考试培训的学生和参加ACT考试的学生比例 大约为4:1。

人们常认为大陆学生成绩好,不过在美国入学考试中,只达全球平均水平。(AFP ImageForum)

人们常认为大陆学生成绩好,不过在美国入学考试中,只达全球平均水平。(AFP ImageForum)

根据CB(College Board)的官方统计,包括中国内地学生在内的亚裔的成绩一直是各类型学生中最高的,2010年为1636分,而2011年是1640分,高出全球平均 成绩150分左右,不过因为语言因素,中国大陆学生的平均考试成绩低于美国境内的亚裔学生,但与韩国、日本、印度等国考生并无差距,因此中国内地学生能够 达到全球学生参加SAT考试的平均水平。

12月初,一英语培训机构发布了《中国SAT年度报告》。报告称,中国学生参加SAT模拟考试,平均比美国学生少300分(满分2400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打破了中国学生成绩好的流行观念。不过有消息表示,近年来大陆学生对SAT考试的适应能力在逐步提高中。

目前中国“洋高考”已由爆发式增长阶段转入一般性增长。因为送孩子赴美上本科需要相当大一笔花费,而能够承受每年5万美元以上费用的家长毕竟不多。但能够直 接在大陆考美国大学的,一般都是学习成绩 较好的孩子,那些有钱人家把孩子送到海外读高中的,不归属在大陆考生中。他们的成绩只达到了全球的平均水平,有人推测,大陆高中生的整体成绩,可能就比全 球平均水平差不少,比在美国、台湾、香港等其他亚裔学生相差更多。

应试教育让大陆学生的潜力难以发挥出来。(AFP ImageForum)

应试教育让大陆学生的潜力难以发挥出来。(AFP ImageForum)

“洋高考” 强调素质和综合能力

除了考试成绩外,美国大学对考生的考核是全方位的。美国名校的竞争异常激烈,哈佛大学2009年的录 取率仅7%。翻阅哈佛、哥伦比亚等名校的本科招生简章,校方强调,他们是为未来培养各行各业的“领袖”,需要有“特点”的能接受挑战的优秀学生;而优秀生 的标准并不只限于学术能力和成绩,还有社会责任感、组织能力、独特经历和才艺特长等等。

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教授杨德广曾表示,“洋高考” 注重全面考查,不唯分数,强调素质教育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读书学习之余,有没有参与社会活动,能不能为社会作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在社会活动中又体 现了多少能力,是素质和能力考查的一个重点。申请美国高校时,除了提交学习成绩,还需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发明创造、论文等体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 力、组织能力的材料。一个同学分数不很高,但高一、高二时参与社会活动多,社交能力强,引起考官关注,最终申请到了一所很好的美国高校。

在2006年的高考录取过程中,有11名内地各省市的高考状元报考了香港大学,最后却落榜了,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内地教育界震惊,他们的逻辑一直就是,高考状元=精英=人才=香饽饽,在内地是北大、清华等重点大学的抢手货。而香港大学认为分数只是一方面,关键看综合素质,他们不需要高分低能的“状元”。实 际上,这凸显的就是两地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的碰撞。

中国的高考至今仍是“以分数论英雄”、“以分数论优劣”,不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而是鼓励学生追求考分。(AFP ImageForum)

中国的高考至今仍是“以分数论英雄”、“以分数论优劣”,不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而是鼓励学生追求考分。(AFP ImageForum)

然而中国的高考至今仍是“以分数论英雄”、“以分数论优劣”,不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而是鼓励学生追求考分。难怪有人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来形容中国的应试教育。

最近沈阳的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张峻铭在做心理谘询时遇到两件事:一个男孩曾以理科640的高分成为区里的“高考状元”,如今却被大学责令退学在家;一所重点 大学的一个女高才生在去外地读研究生前接受心理辅导,见到心理医生时竟羞涩地拽着妈妈的衣襟。他说,以分数而论的“优秀生”,在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 力方面,却如此“无能”,应当引起关注。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少,但重要的一条是对分数过分看重,整天让孩子看书、做作业,应付考试,忽视了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的孩子甚至很少与外界接触。

大纪元记者辛迪综合报导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