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阴阳转换 传说与习俗内含深意

就起源而言,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起源于纪念屈原的说法外、还有纪念孝女曹娥、伍子胥、越王勾践等的传说。

“端午”阴阳转换的转折点

“端午”一词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一种观点认为,“端午”的叫法最早见于西晋周处《风土记》中。《北堂书钞》引《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端,初也,谓五月五日也。”这里的端午就是指五月五日。

古人认为五月“午日”是阴阳转换的转折点,因此他们才选在五月(午月)午日午时,来炼剑、炼镜、选择五月端午午时之前采药。因为这些活动,为的都是取其至极之阳气。也就是说,端午节的“午”,就是承继了“五月(午月)午日”的“重午”称谓中的“午”的主要部份——以五月的阴阳变化的自然转换点为核心的节俗内容。

在如此众多的称谓中,最后被定型下来的,不是别的名字,而是“端午”这个名称。这一事实实际上传达给了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端午节”的核心,乃是五月的夏至,是五月岁时时间中阴阳间发生的关键性转换。

“端午”习俗的深意驱毒避邪

有一俗谚:“未食五月节粽,棉裘不甘放。”因为中国大部份气候在黄历五月五日后,逐渐转为炎热,尤其进入盛夏后,百菌丛生,抵抗力较差者,容易中毒生病。因此民间习俗通常在五月五日当天,家家户户门口都悬挂菖蒲、艾草或石榴胡蒜,以及“钟馗”的画像,因为这些物品可以驱五毒避邪魔。

小孩子身上挂着“艾虎”的香囊,今日称为香包,香包除外型活泼多样外,更能驱除疾厄,以保平安。成人喝雄黄酒,传说有消除疾病的功用。大家甚至在居家附近清除废物,或喷洒一些除毒药物,以避免百菌侵扰。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苏玉芬/大纪元)

“端午节”的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鳖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

粽子一直是端午节的必备食品,除了纪念屈原之外,江苏等地,粽子被认为跟伍子胥信仰有关。当地记载:“乡俗午日以粽奉伍大夫,非屈原也。”

此外,民间还有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的传说,也与五月五日有关。

“端午节”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华百姓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端午”赛龙舟

在大中华地区、日本、琉球,端午节会划龙舟。划龙舟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因屈原投江后民众竞相划船希望找到他的尸体。

其实东亚地区的划龙舟并不限于端午才举行,龙舟竞渡的习俗也早于屈原之前已经存在,如姑苏就有以龙舟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习俗。


龙舟竞渡的习俗在屈原之前已经存在,如姑苏就以龙舟有迎接潮水之神伍子胥的习俗。古人将船当作送走灾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愈快愈好,于是便衍生出端午竞渡的习俗了。在香港,龙舟竞渡极受欢迎,每年的端午节期间,香港仔会举办多场龙舟竞渡比赛,赛况激烈常吸引许多人潮。(祥龙/大纪元)

古人将船当作送走灾邪的工具,既然送邪,也就愈快愈好,于是便衍生出端午竞渡的习俗了。古代参加竞渡的龙舟已很讲究:船身窄而长,还有龙头、龙尾和鳞甲等装饰,船上结七彩,张旗伞。竞渡时锣鼓喧闹、鞭炮齐鸣、万人喝采,场面极为壮观。龙舟竞渡也被认为是驱瘟避邪的一种行为。

大纪元记者周慧心综合报导

责任编辑:李晓清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