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档案馆坍塌后将近9年,1月17日德国科隆法院正式开始审理该案。由于该案的有效追诉期将近,到明年年初法庭要作出判决,到底谁应该为这起事故负责。
庭审第一天,出现了一位特殊的附带起诉人——14岁的男孩马文(Marvin)。他的哥哥凯文(Kevin)在坍塌事故中不幸去世,年仅17岁。马文的律师表示,当事人想知道,为什么他的哥哥死了。在第一天庭审时,男孩坐在与被告们只有几米远的距离,被告们一直迴避与他的目光接触。
违规操作导致悲剧发生?
科隆城市档案馆曾是德国最大的地方档案馆,2009年3月3日下午,档案馆大楼突然倒塌,波及周围两栋建筑物,多辆汽车被埋在瓦砾下,造成2人死亡,大量档案资料被毁。据统计,档案馆藏有6.5万份证明文书,最早的文书来自公元922年,还有大量珍贵手稿、影片和图片资料等。据官方估计,档案馆坍塌造成的损失约为12亿欧元。

2009年3月4日,科隆城市档案馆突然坍塌,造成2人死亡,大量档案资料被毁。 (Vladimir Rys/Getty Images)
建筑公司和科隆交通公司(KVB)的工作人员因此被告上法庭。检方认为,由于建筑工人在地铁工地时错误施工,才导致大楼坍塌。施工过程中,工人遇到巨石阻碍,本应向上级报告,但是隐瞒了情况、继续施工,致使一处地下牆出现裂洞,最终导致档案馆坍塌。检方认为,如果一切按照规定进行,可避免悲剧的发生。
检方针对5人提出了起诉,其中1人是施工工人,其他4人负责监督工程。他们被指控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尽到责任。检方最初对7人提起了诉讼,后来1名被告去世,1名被告目前得了重病,法院暂时停止了针对该人的法律程序。
建筑公司否认了检方的指控,被告认为,事故原因非常复杂,目前仍然不能确定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事故的。
该案需要126个审理日,一直持续到明年。案件时间非常急迫,因为根据规定,该案法律追溯有效期为10年,即到2019年3月3日。法院应在此前作出判决。
【大纪元2018年1月22日 记者穆华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