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度假新模式

20多岁的时候,我和男友的大学假期只有两个主旋律:挣钱和旅游。挣钱的目的相当明确:除了吃饱肚子,就是去旅游。连平时的周末都想着骑车到哪里玩去。现在,男友变老公已经不知道多少年了,出去度假无论去哪里身后都有两个小跟班的。

偶尔孩子们外出几天,清静的日子里,闭眼什么都不想地躺在阳台长椅上,感受着暖风拂面,忽然意识到,我对度假的要求已经降到了低谷:只要孩子们不在眼前晃悠,在家度假也不错;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所谓的度假了。

现在我就在享受这样的假期,老公带着孩子参加一个音乐夏令营,10天不在家。好像十年来,我还是第一次和孩子们分开这么久。

说起10岁的儿子和8岁的女儿,我这个当妈的实在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他们平时自己收拾屋子,饭前摆桌子,饭后收碗筷,帮着倒垃圾,时不时还自己洗、晾、叠衣服,就连出去度假都可以自己整理箱子了,学习也不用我们费心。而且两个人在一起打打闹闹,不亦乐乎,不像那些不时会感到寂寞的独生子女经常缠着大人一起玩。

要说他们烦我,那我简直就是一个没良心的母亲了。如果我是一个逍遥派,每天孩子上学后就悠闲地在家做些洒扫之事,沏杯茶准备好擦脸的纸巾看韩剧,再和女友们煲煲电话粥,那我真是天天都在度假了。

但我偏偏天生是个不爱闲着的人,阴差阳错地以写文章为主业,这文章后面也得有生活啊,于是乎事情就来了:希腊危机咋样了?上网看看有什么评论;幼儿园老师们又要罢工?邻居就是幼儿园老师,碰上的时候聊几句⋯⋯我的生活中充满了一个一个的短小片段,精彩插曲,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们就会在脑子里自动互相搭上桥,于是一篇文章就出来了。

孩子在家,这些短小片段就更丰富了:“妈妈,你看一下Email吧,Ayler的爸爸应该给你发了Email,Ayler生日邀请我去呢⋯⋯我送什么礼物呢?”儿子一进门就冲到我的书桌旁,我的面前是电脑,里面是一篇有关希腊的文章,刚写到一半。

“噢好,我看看。”打开邮箱,还真有封Email,赶快把生日庆祝会的时间记到日历上,再和儿子一起到Amazon上淘宝。这支玩具枪他会喜欢?“啊,这个他有了”⋯⋯“这本书呢?”“Ayler不会德文耶,你忘了?”儿子斜着眼睛看了我一眼,似乎有些不满。人家已经来咱们家玩过好几次了呢,儿子嘟囔着。噢对,他刚从外国来,爸爸是英国人。

可是儿啊,妈一秒钟前还在为希腊和欧盟的“大锅饭”抚掌叹息呢, 哪能翻手之间就将追古念今的思绪拉回到这些锅碗瓢盆里来?

不过这些“杂事”不能不马上做,否则我一会儿就忘到爪哇国去了,偏偏儿子的记性和我一样“好”,所以他一找我做什么事,我们都是速战速决。

好在文章思路捡起来也快,儿子身影刚刚消失在门口,我的头转向电脑几秒钟,立刻之前的思路就重新跳到了脑子了。

写了两段,女儿过来了,“妈妈签字”。好说,大笔一挥,就要还给她了。等等,我到底签的是什么?德文考试,1分,“不错”,嘴里说着,递还给她。

“我这里有一点点错”,女儿指着考卷说:我当时以为是这个这个意思, 其实是那个那个意思。

乖女儿,拜托!就这么一点点错误还要指给你妈看?你妈小时候错得比这多多了,也没想着给她爸妈看啊,而是把“谁能老得100分”常挂嘴边。干脆你向你妈学学,少说点,也让你妈省点心?

想是这么想,“精益求精”的精神仍然可嘉,我当然要耐着性子做出倾听的姿态,点头微笑着目送女儿离开房间。看看表,两个小家伙一来一往,已经半个小时过去了,该做饭了。吃完饭看会儿书,又要张罗着洗漱睡觉了。

再加上接送他们上下学,去学乐器,时不时的“应酬”小朋友们的生日聚会,把我的时间劈成了碎片。因为老公经常出差,就只有我一个人三头六臂地管理着所有大大小小的事情。

现在,老公带着他们两个已经出去整整一周,不仅我写文章数量见长,而且还看了些一直想看却没有时间看的文章,也和几个一直想聊都没有聊成天的人打了电话,还将已经灰头土脸的车里里外外收拾个一干二净⋯⋯

过去的十年里,我还从来没有长时间一个人在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现在才突然发现,原来这种自由也是一种财富,一种奢侈。

31岁以前的光阴中,我日日挥霍着这种财富,享受着这种奢侈,却从来都不自知。失去了之后,现在又似惊鸿一瞥地让我领略到了它的闲适。

还有三天他们就回来了,我一面慨叹着自由的日子就要过去了,一面看着那两扇关闭了一个星期的卧室的门,不禁觉得,在这四间房的公寓里,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每日重复着早上开窗,晚上关门的功课,似乎确实有些太冷清。

想着离开时女儿那一步三回头踯躅不前的步伐,她在路上打电话向我报告掉了两颗乳牙的稚嫩声音,还有儿子草帽下那张圆圆的脸,我心里已经开始盘算了,他们回来后做什么好吃的洗尘?

三天后,自由又要让位给那份不算太沉也不算太轻的责任,不过话说回来,也许到他们长大离开家后,我才会发现,这位责任也是一种财富,一种奢侈吧。希望到那个时候,我不要叹息着说:当初没有尽好这份责任,挥霍了“财富”而不自知。

责任编辑:王亦笑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