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弃婴一线生的希望 柏林牧师呼吁保留弃婴摇篮

据《柏林报》报导,施堂勒女士(Gabriele Stangl)是“弃婴摇篮”的发起者。作为一名牧师,她在医院为病人提供心理咨询。她还能清楚地记起11年前第一个被放在“弃婴摇篮”里的婴儿,那是个只有一公斤多一点的女婴。出生后几个小时就被妈妈放在了Waldfriede医院的“弃婴摇篮”里。确切地说这是个“弃婴箱”,它安放在医院一层走廊的窗户处,可以从室外打开,将孩子放进去。外表看上去有些像微波炉,也有些像烤箱,里面柔软而温暖,还有一个小被子,即使是最寒冷的冬夜也不用担心孩子会冻坏。一个婴儿被放进去后,医院工作人员处的铃声就会响起,医护人员从里面把孩子拿出来。青少年局会为婴儿找到一个收养人家。

虽然柏林的四个“弃婴摇篮”承载过43条小生命,但联邦家庭部长施罗德还是要取消“弃婴摇篮”,因为德国宪法规定,每人都有权知道自己的出身,但“弃婴摇篮”没有提供这个可能。

部长的计划一公布,就引发了教会的批评。“一个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出身,但是能长大成人,这总比绝望的母亲让孩子离开人世好吧。”Markus Dröge主教说。施堂勒女士也表示了不满:“中世纪就已经有‘弃婴摇篮’了,母亲可以把孩子放在修道院的门前。孩子们会在修道院里长大。”没有“弃婴摇篮”前,德国每年有40到60个初生婴儿被杀死或抛弃,现在只有不到20个。“弃婴摇篮”功不可没。

有些母亲不想让别人知道她生了一个孩子,所以Waldfriede医院也提供匿名分娩,母亲不用告知医院她的个人信息,这样一些母亲就不用被迫在家自己接生了。施堂勒女士还记得有一个17岁的少女妈妈,自己在家里分娩,之后想把孩子放在“弃婴摇篮”里,但是她不知道初生婴儿要剪断脐带,结果婴儿流血而死。

家庭部长还认为,匿名分娩也应该禁止,取而代之以保密分娩,就是说,母亲还是要把个人信息告诉医院,但是医院负责保密不外传,保密期为10年。但是施堂勒女士认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一些母亲根本就不会来医院了,她希望,部长可以听听多年来在这里工作的人说的话。施堂勒女士说:“当然知道自己的出身是重要的,但是女人也有她们的权利。”

不久前,当年那个第一个被放在“弃婴摇篮”的女孩回到医院拜访了施堂勒女士。现在她已经11岁了,在养父母的陪伴下,她来到了当年她躺过的“弃婴摇篮”前,施堂勒女士笑着对《柏林报》记者说:“女孩子把一个玩具娃娃放在了“弃婴摇篮”里,对于她来说,这是她生命中一段普通经历。”

大纪元记者刘成德国报导

责任编辑:文婧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 This
返回顶部
大纪元德国生活网简介 | 授权与许可 | 版权©2016年大纪元德国生活网 保留所有权利